基本:指仓促匆忙之中,困顿潦倒之际。多就处于窘迫不利的境况仍坚守某种信念而言。
今义:形容生活艰难困苦,到处流浪。
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,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。
《论语·里仁》
1、有敏才斯可与权,有直道磨而不磷,造次颠沛,秉心塞渊。
唐贾至《授裴谓考功郎中制》
2、古之德行君子,动必由礼,守之以仁,造次颠沛,不愆于素。
五代晋刘昫等《旧唐书·忠义传序》一八七上
3、呜呼,古人远矣。如此等事,尚可行之,造次颠沛,无忘是念,始可谓不忘所学矣。
金王若虚《复张仲杰书》
4、莫道睢阳覆我师,再兴唐祚匪公谁。流离颠沛义不辱,去就死生心自知。
宋黄庭坚《书睢阳事后》
5、愤悱悲壮之词可愕而怒,流离颠沛之作,可怨而泣。
宋刘克庄《后村全集·一四八·赵仲白墓志铭》
6、观其只身万里,流离颠沛、死生怵迫之际,于家人骨肉事一语不及。
元戴表元《剡源集·一九·题陈了翁合浦与弟帖》
7、前辈谓杜少陵当流离颠沛之际,一饭未尝忘君。
宋洪迈《容斋续笔·杜老不忘君》
8、你曾想到那些在风里、雨里、炮火里、轰炸里流离颠沛的女人和小孩没有?
现代田汉《丽人行》第五场
9、公等肇事之初,本为捍卫桑梓,保护善良,而同胞转因此受无穷之苦,富者破家,贫者丧命,流离颠沛,惨不忍闻。
现代李劼人《大波》三部七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