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流离颠沛”详细解释

流离颠沛 【liú lí diān pèi】朗读

结构并列 组合abcd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指仓促匆忙之中,困顿潦倒之际。多就处于窘迫不利的境况仍坚守某种信念而言。

今义:形容生活艰难困苦,到处流浪。

流:移动不定;流浪。
离:整体分成若干部分;离散。
颠沛:困顿;受挫折。

# 提示

含感叹意。

# 例句

1、旧社会军阀连年混战,造成无数百姓流离失所,饱尝流离颠沛之苦。
2、战乱年代,他们一家人流离颠沛,苦苦寻找一片栖身之地。

# 成语故事

《论语·里仁》有云:“君子之于仁,无瞬息之离,无论仓促之际或困顿流离之时,皆坚守不移。”此言深刻描绘了孔子心中君子的风范,即他们无时无刻不秉持着仁德,不因环境之迫、境遇之变而稍有背离。孔子明确指出,真正的君子追求富贵应光明磊落,决不以牺牲仁德为代价,否则便失其君子之本色。由此,“颠沛流离”这一成语应运而生,它不仅描绘了人在世间漂泊不定、历经磨难的艰辛生活,更蕴含着即便在如此困境中,也应保持高尚品德,不失本心的寓意。亦可表述为“流离失所,历尽坎坷,而仁心不改”。

# 近义词

流离失所
流离转徙
背井离乡

# 反义词

安居乐业
安家立业
安身立命

# 同义异形

颠沛流离
流离颠顿
造次颠沛
颠仆流离

# 出处

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,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。

《论语·里仁》

# 引证

1、有敏才斯可与权,有直道磨而不磷,造次颠沛,秉心塞渊。

唐贾至《授裴谓考功郎中制》

2、古之德行君子,动必由礼,守之以仁,造次颠沛,不愆于素。

五代晋刘昫等《旧唐书·忠义传序》一八七上

3、呜呼,古人远矣。如此等事,尚可行之,造次颠沛,无忘是念,始可谓不忘所学矣。

金王若虚《复张仲杰书》

4、莫道睢阳覆我师,再兴唐祚匪公谁。流离颠沛义不辱,去就死生心自知。

宋黄庭坚《书睢阳事后》

5、愤悱悲壮之词可愕而怒,流离颠沛之作,可怨而泣。

宋刘克庄《后村全集·一四八·赵仲白墓志铭》

6、观其只身万里,流离颠沛、死生怵迫之际,于家人骨肉事一语不及。

元戴表元《剡源集·一九·题陈了翁合浦与弟帖》

7、前辈谓杜少陵当流离颠沛之际,一饭未尝忘君。

宋洪迈《容斋续笔·杜老不忘君》

8、你曾想到那些在风里、雨里、炮火里、轰炸里流离颠沛的女人和小孩没有?

现代田汉《丽人行》第五场

9、公等肇事之初,本为捍卫桑梓,保护善良,而同胞转因此受无穷之苦,富者破家,贫者丧命,流离颠沛,惨不忍闻。

现代李劼人《大波》三部七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