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心少欲 【qīng xīn shǎo yù】
褒贬中性
结构联合
组合abcd
# 例句
1、修行者通过清心少欲的修炼,逐渐摆脱了世俗的纷扰,达到了心灵的宁静和超脱。
# 成语故事
“清心少欲”来源于“清心寡欲”。在《临终遗表》中,诸葛亮倾尽最后的心力,以沉痛而坚定的笔触,描绘了自己病入膏肓、时日无多的悲凉景象。他深知自己即将离开这个他倾注了毕生心血的世界,于是在这份亲手撰写的遗表中,诸葛亮将最深切的期许与厚重的责任寄托给了后主刘禅。他写道:“伏愿陛下清心寡欲,约己爱民,达孝道于先君,布仁心于寰宇。”这份遗表不仅凝聚了诸葛亮的智慧和期望,更是他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情寄托。他的话语虽简短,但每一字每一句都充满了沉甸甸的分量,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。
# 出处
〔张白泽〕出行雍州刺史,清心少欲,吏民安之。
北朝北齐魏收《魏书·张衮传》
# 引证
1、伏愿陛下清心寡欲,约己爱民,达孝道于先君,布仁心于寰宇。
三国蜀诸葛亮《临终遗表》
2、表面上天外天大多数人都以一种大度、慷慨的姿态对待那位既想吃荤腥、又有私有观念的外来者,实际上他们已无法再让自己禁锢在这道清心少欲的破旧篱笆后面,仅仅充当一名卫道士或旁观者了。
当代佚名《读书》198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