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翼而飞 【wú yì ér fēi】
褒贬中性
结构转折
组合abcd
# 基本释义
基本:神话传说,有人没有翅膀而能飞翔。谓相信无翅之鸟能飞。形容盲从轻信。
比喻:比喻声音、名声、言论、消息等不经人力干预而迅速传播。比喻金钱自行流通。比喻钱财、物品突然不见了。
无:没有,与“有”相对;不。
翼:翅膀。
而:连词。
飞:(鸟、虫等)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。
# 例句
1、这个小道消息无翼而飞,很快就在公司内部传得人尽皆知。
2、他们分手的消息无翼而飞,成为了媒体追逐的焦点。
# 成语故事
《管子·戒》中记载的这段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,讲述了齐桓公想要进行一次远游,但经过管仲的一番教诲,他意识到了作为君主应该关心民生,而不是滥用民力。以下是将这段古文翻译成白话文的尝试:当时,齐桓公打算去东海游玩,还想继续往南旅行。司马劝他说,这次出行应该效仿古代君王巡视百姓的方式来进行。桓公对此感到有些迷惑,于是向聪明睿智的管仲求教。管仲告诉他,古代君王巡视是为了关怀人民的生活,检查农业生产是否顺利,而不是为了自己的享乐而滥用人民的力量,压迫人民。听了管仲的话,桓公非常认同。接着,管仲又说:“有些话,虽然没有羽毛和翅膀,却能传得很远;有些情感,虽然没有根和叶,却能深深扎根于人心;有些品德,虽然没有具体的地位,却能显得尊贵。因此,您应该谨言慎行,培养深厚的情感,保持高尚的品德。”管仲所说的“无翼而飞者,声也”,后来发展成为成语“不翼而飞”,意思是指东西突然消失了,或者比喻消息传播得非常快。
# 引证
1、无翼而飞者声也。
战国《管子·戒》
2、闻以有翼飞者矣,未闻以无翼飞者也;闻以有知知者矣,未闻以无知知者也。
战国庄子及后学《庄子·人间世》
3、飞者皆有翼,物无翼而飞谓仙人。
汉王充《论衡·雷虚篇》
4、众口所移。毋翼而飞。
西汉刘向《战国策·秦三》五
5、众议成林,无翼而飞。
西汉刘安等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
6、至于增名益价,发誉腾声,无翼而飞,坐凌霄汉。
唐玄奘《请入少林寺翻译表》
7、修之在我,令名无翼而飞也。
明吴承恩《射阳先生存稿·四·贺春洲举善障词》
8、求金渚涘,淘汰瀺灂......贪贾来贸,发于怀wo,无翼而飞,润于丰屋。
唐刘禹锡《(唐)刘禹锡集·一·楚望赋》
9、福来时入川之至,运去时无翼而飞。
清梦笔生《金屋梦》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