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:没有腿却能跑。
比喻:比喻事物用不着推行就能到处流传。
古义:原指贤才主动投奔爱才的明主。
今义:现有时也比喻无故丢失。
惟公匡复汉室,宗社将绝,又能正之。正之术,实须得贤。珠玉无胫而自至者,以人好之也。况贤者之有足乎!
汉孔融《论盛孝章书》
1、原来这财帛的物件,看他是个死相东西,他却能无翼而飞,不胫而走。
清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一OO回
2、我复职的消息真是不胫而走。谈话后的第二天,在招待所我住的房间里,已经有人找上门来。
现代西戎《在住招待所的日子里》
3、现在年老力衰,对于文章,更是未敢自信。以为文章一事,不胫而走,印出以后,追悔甚难。自己多加修改,固是防过之一途,编辑把关,也是难得的匡助。
当代孙犁《芸斋琐谈·改稿举例》
4、文人学士既叹为不可及,妇人女子亦喜闻而乐诵之。是以不胫而走,传遍天下。
清赵翼《瓯北诗话·白香山诗》
5、常委们的名言,在太行山上下不胫而走。
当代郭小川《登九山》诗
6、长卿自弱冠执业寿承之门,虫书鸟迹,不胫而走。
明胡应麟《题何长卿文寿承墨竹图》
7、从此,含英社稿不胫而走,风行天下。和柳屯田的词一般,有井水处,没个不朗诵含英社稿的课艺,没个不知曹公坊的名字。
清曾朴《孽海花》三回
8、他的几种作品,不胫而走,油印、石印、铅印,很快传播。
当代孙犁《谈赵树理》
9、况此事喧传,不胫而走,若不题参,或流闻长安。
清计六奇《明季北略·一二许给事上按台书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