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胫而行 【wú jìng ér xíng】
褒贬中性
结构偏正
组合abcd
# 基本释义
基本:没有腿而能行走。
比喻:比喻事物不依外力而能迅速传开。
无:没有。
胫:小腿。
而: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。
行:行走。
# 例句
1、因为诗里的文字,其意义无胫而行,其音乐无翼而飞。
# 成语故事
在春秋的某个晴朗之日,晋国的君主晋平公,临风而立,立于黄河之畔,望着那波澜壮阔的河景,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。他深深地叹息一声,呢喃道:“我该如何才能与天下贤才,一同欣赏这世间的美景呢?”恰在此时,船夫盍胥,一位看似平凡却深藏智慧的老者,听到晋平公的叹息,便趁机跪下,恭敬地回答道:“陛下,您虽心怀天下,却未真心欣赏贤才,故他们未曾围绕在您的身边。您看,湖中的珍珠,山上的玉石,它们没有脚,却因为您的喜爱而来到您的面前。而那些贤才,他们虽有双足,却未能踏入您的殿堂,这正是因为您尚未真心欣赏他们,所以他们未能被您招揽。”晋平公听后,心中一惊,不禁问道:“我府下食客众多,怎能说我不喜欢贤才呢?”盍胥微微一笑,继续解释道:“陛下,大鹏之所以能翱翔千里,不是因为它的羽毛,而是因为它那强健的翅膀。您的食客中固然有贤才,但您并未真正重用他们,让他们如同大鹏的翅膀一般,展翅高飞。”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,让晋平公恍然大悟。他深深地看着盍胥,心中充满了敬意。而盍胥的这番话,后来也被人们传颂开来,其中的“无足而至”更是演变成了成语“不胫而走”、“无胫而走”、“无胫而行”和“无胫而至”,用以形容事物无需借助外力,便能自然而然地传播开来。
# 出处
珠玉无胫而自至者,以人好之也。
汉孔融《论盛孝章书》
# 引证
1、玉无翼而飞,珠无胫而行。
北齐刘昼《新论·荐贤》
2、盖是非之声,无翼而飞矣;损益之名,无胫而走矣。
唐白居易《塞人望归众心策》
3、每一章一句出,无胫而行,疾于珠玉。
唐白居易《元公墓志铭》
4、玉无翼而飞,珠无胫而行,扬声于章华之台,炫燿于绮罗之堂者,盖人君之举也。
南朝梁刘勰《刘子·四·荐贤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