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喻:比喻同类事物互相感应。也指乐声相应和
今义:后用来比喻志趣相同的人十分投合,自然地结合在一起
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。水流湿,火就燥;云从龙,风从虎;圣人作而万物睹,本乎天者亲上,本乎地者亲下,则各从其类也。
先秦伏羲、姬昌、孔子《周易·乾》
1、故小弟要进京里寻个知己,代他干营,好来任这海关监督,这时同声同气,才好做事。
清黄小配《廿载繁华梦》第四回
2、看来,天下有一种绝技,必有一个司声同气的在那里凑得。
明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二
3、故材用与不用,时也,悲夫!然知万物之相应感者,亦奚必同声同气而已哉!
唐骆宾王《浮槎·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