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类相求 【tóng lèi xiāng qiú】
褒贬中性
结构主谓
组合abcd
同:一样,没有差异。
类:许多相似或相同事物的综合。
相:互相。
求:设法得到。
# 例句
1、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,人们往往因为兴趣、爱好或价值观相似而聚在一起,这正是同类相求的体现。
2、同类相求,他们很容易结合的。
# 成语故事
西汉时期,贾谊认为商朝末年的伯夷与叔齐不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是有气节,孔子为他们树碑立传,认为有德行的人会为名节而死。之所以孔子会为他们树碑立传呢?是因为同类相求,道德相同的人才会心心相印。
# 出处
同明相照,同类相求,云从龙,风从虎。
西汉司马迁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
# 引证
1、人自与人同类相求,牛羊亦各以类相从。
北宋朱熹《朱子语类》
2、这些叛徒与一切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都是“同明相照,同类相求”的。
当代佚名《人民日报》1974.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