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马牛不相及 【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】
褒贬中性
结构复句
组合复句式成语
# 基本释义
基本:意思是说,楚国与齐国相距很远,即使牝牡相诱,不同类的马和牛也碰不到一起。形容地域广大距离遥远。
比喻: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。
风:指牲畜雌雄相诱相逐(一说放逸,走失)。
马:哺乳动物,颈上有鬃,尾生长毛,四肢强健,善跑,供人骑或拉东西。
牛:哺乳动物,趾端有蹄,头上长一对角,是反刍类动物,力量很大,能耕田拉车,肉和奶可食,角、皮、骨可作器物。
不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
相:交互,行为动作由双方来。
及:到,碰头。
# 例句
1、这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事,你竟然也可硬扯在一起。
2、他和这件事根本风马牛不相及,别去烦他了。
3、这两件事根本是风马牛不相及,怎能混为一谈?
# 成语故事
春秋时期,齐国由于有管仲辅佐治理朝政,生产发展很快,百姓生活也很安定,很快就成为一个强国,远远地超过了其他几个诸侯国。齐桓公便成为诸侯国的首领,以霸主的身份自居。鲁、宋、卫、陈、曹五都依附齐国,只有楚国距离齐国太远,又自认为是一个大国,不怎么理会齐桓公。齐桓公因为这个就对它很不满意、便召集各诸侯国的国君,一起商讨征伐楚国之计。
于是齐桓公亲自率领诸侯联军出征,他先攻打蔡国,蔡军不堪一击,很快就溃逃了。接着齐桓公命令军队向楚国的边境进攻。
楚国的国君听到齐桓公亲自率兵来讨伐的消息,十分惊恐,于是急忙派遣使臣前来与齐桓公谈判。使臣对齐桓公说:
“您的齐国在北方,我们楚国远在南方,两国的距离是那么遥远,就像是公马、母马,公牛、母牛发情的时候互相追逐、奔跑,跑的再快,驰的再远,他们不会越过边境。可是今天齐国却跋涉到楚国的土地上,不知这是什么原因?”
管仲代替齐桓公告诉他说:“我们是以周天子的名义来讨伐楚国的。从前召康公曾命令我们的先君太公说:“为了辅佐王室,五侯九伯你都可以征伐,现在你们楚国轻视天子,连天子祭祀用的包茅,也几年不进贡了,我们因此特来兴师问罪!”
楚国使臣十分着急地解释说:“贡品没有如期送去,是楚国的罪过,今后怎么敢不送呢?不过还是请齐军退回去吧!”齐桓公不答应,将军队进驻在陉地。
到了夏天,楚国派屈完领兵前来抵御联军,齐桓公在召陵这个地方把军队列成阵式,接着请屈完坐在自己的战车上,一块检阅军队。
齐桓公威胁地说:“你瞧瞧,我用这样强大的军队来征战,谁能够抵抗它?用这样精锐的兵马去攻城,有哪个城池攻克不下?”
屈完迎合地说:“是呀,是呀,您光临我们楚国,安抚寡君,这正是寡君的愿望……不过您如果用德行来安抚诸侯,哪个不服呢?但用武力强迫楚国,楚国决不示弱。楚国有方城山当城墙,有汉水当护城河,您虽然率领浩大的联军,恐怕也是不能奏效的。所以我看不要争斗了,还是订立盟约吧!”
齐桓公最终被迫同意了,他与屈完订立了盟约。
# 出处
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,蔡溃,遂伐楚。楚子使与师言曰:“君处北海,寡人处南海,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。不虞君之涉吾地也,何故?”
春秋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
# 引证
1、太子,君处江北,妾处江南,风马牛不相及也,不意太子之涉吾境也何故?
明汤显祖《南柯记·围释》
2、士大夫儋爵赋禄,任民之安危福祸而漠然,塞耳关口,视若风马牛不相及。
宋杨万里《新喻知县刘公墓表》
3、龙王处于水府,贱子游于尘世,风马牛不相及也。虽有严命,何以能至!
明瞿佑《剪灯新话·龙堂灵会录》
4、信老,你怎么忽然岔到英国人身上去了?这和我们的谈话内容,有点风马牛不相及啊!
现代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一部四十九
5、咱们彼此其实没有关联,望帝和杜鹃也风马牛不相及。
现代郭沫若《百花齐放·杜鹃花》
6、人情喜面谀,虽至亲骨肉间,犹有隐情,足下于仆风马牛不相及,而意气倾攻,倒瑕指疵,慨然以订顽砭愚自任,推足下之心,将以其美诸身者而淑诸人也。
宋刘克庄《后村全集·一三〇·答南雄翁教授书》
7、其实民主政治与“散漫无政府状态”是风马牛不相及,乃是一种极寻常的常识。
近代邹韬奋《揭穿妨害民主政治的几种论调》
8、唐责之:“某与公风马牛耳,不意盱眙相遇,实慕君子,何至驺卒不若也。”
唐段成式《酉阳杂俎·盗侠》
9、至于释迦牟尼,可更与文艺界风马牛了。
现代鲁迅《热风·反对含泪的批评家》
10、他既是南边人,我与他风马牛不相及,有甚仇隙!
清云阳嗤嗤道人《警寤钟》八回
11、昔人以为荔枝味似软枣,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。
当代汪曾祺《故乡的食物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