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马不接 【fēng mǎ bù jiē】
褒贬中性
结构主谓
组合abcd
风马:犹言风马牛不相及。比喻毫不相干的事物。
不: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。
接:连接;使连接。
# 例句
1、你所说的观点和我们讨论的话题实在有点风马不接。
2、他的思维跳跃性极大,前一秒还在谈论科技前沿,下一秒就转到了古代文学,这种跳跃让听众感到风马不接。
# 成语故事
春秋时期,齐国对蔡国发动进攻,蔡侯逃至楚国寻求援助,齐国便计划借此机会攻打楚国。楚王在得知消息后,立即备战,并派遣屈完前往齐国进行谈判。
屈完在见到齐国大臣管仲时质疑道:“齐楚两国相隔甚远,就如同风中的马和牛,即便走失也不会彼此相遇。齐国为何要侵犯我楚国领土?”管仲回应称:“楚国多年未向周天子进贡包茅,我们奉命前来讨伐。”屈完听后承诺将来会按时进贡。
随后,齐桓公率兵进入楚国,并在检阅台上向屈完炫耀齐国兵力的强大。屈完镇定地回应:“楚国拥有坚固的楚长城作为城墙,汉水作为天然护城河,即便是再强大的军队,也难以轻易攻克。”齐桓公听后默然。
最终,齐桓公放弃了攻打楚国的计划,与楚国签订盟约后率军返回。这个故事后来演化为成语“风马牛不相及”,用来形容事物之间毫无关联或毫不相干。
# 出处
凡祖离送别,必在有情,下官与殷风马不接,无缘扈从。
南朝沈约《宋书·隐逸传·王弘之》
# 引证
1、君处北海,寡人处南海,风马牛不相及也,不虞君之涉吾地也,何故?
春秋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
2、他在“中国哲学史大纲”里面把中国古代具有唯物论因素的思想家,如墨子、韩非,都说成是实用主义者,在“戴东原的哲学”中把颜元、李塨、戴东原都考证为实用主义者,来证明实用主义“古已有之”,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以古喻今法。
当代佚名《人民日报》1954.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