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:根据国家收入数额来确定支出数额的财政原则。始于周朝,历代因之。后并应用于企业、家庭以至个人。
冢宰制国用,必于岁之杪,五谷皆入,然后制国用。用地小大,视年之丰耗,以三十年之通,制国用,量入以为出。
西汉佚名《礼记·王制》
1、车马衣服之用,妻子仆养之费,量入为出,俭节以居之。
汉桓宽《盐铁论·贫富》
2、生物之丰败由天,用物之多少由人,是以圣王立程,量入为出,虽遇灾难,下无困穷。
唐陆贽《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》之二
3、宜量入为出,汰冗食浮费。俟食储既裕,渐减岁漕数,而民困可苏也。
清张廷玉《明史·孙原贞传》
4、“你不能减少一点开销吗?”叶积善点醒他,“要量入为出啊!”
现代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四部一五
5、也有人量入为出,温饱无虞。
现代梁实秋《雅舍小品·穷》
6、自今宜量入为出,裁省妄费,宁使有余,勿令不足。
明余继登《典故纪闻》卷三
7、我们要靠自己的收入,维持自己的生存,所以仍然要严格遵守量入为出的原则。
现代邹韬奋《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·关于服务的态度五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