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量入为出”详细解释

量入为出 【liàng rù wéi chū】朗读

褒贬褒义 结构连动 组合abcd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根据国家收入数额来确定支出数额的财政原则。始于周朝,历代因之。后并应用于企业、家庭以至个人。

量:计量。
入:收入。
为:做,行,做事。
出:支出。

# 易错

注意“量入为出”的“量”读liàng,是四声;“为”读wéi,是二声。

# 例句

1、妇联会经常教育我们勤俭节约,具体帮助我学会怎样量入为出,按计划开支。
2、使用经费应量入为出,精打细算,发挥有限财力的最大作用。

# 成语故事

三国时期,曹操派属官卫凯去巴蜀联络益州牧刘璋,卫凯到关中,见地方势力太大,会影响曹氏家族的利益,建议加强控制。曹睿继位后,大兴土木,营造宫殿,弄得关中地区民不聊生。卫凯上书曹睿要求根据国库收入来决定支出的限度。

# 近义词

精打细算
持筹握算
量入制出

# 反义词

寅吃卯粮
大手大脚
入不敷出
一掷千金

# 同义异形

量入计出

# 出处

冢宰制国用,必于岁之杪,五谷皆入,然后制国用。用地小大,视年之丰耗,以三十年之通,制国用,量入以为出。

西汉佚名《礼记·王制》

# 引证

1、车马衣服之用,妻子仆养之费,量入为出,俭节以居之。

汉桓宽《盐铁论·贫富》

2、生物之丰败由天,用物之多少由人,是以圣王立程,量入为出,虽遇灾难,下无困穷。

唐陆贽《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》之二

3、宜量入为出,汰冗食浮费。俟食储既裕,渐减岁漕数,而民困可苏也。

清张廷玉《明史·孙原贞传》

4、“你不能减少一点开销吗?”叶积善点醒他,“要量入为出啊!”

现代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四部一五

5、也有人量入为出,温饱无虞。

现代梁实秋《雅舍小品·穷》

6、自今宜量入为出,裁省妄费,宁使有余,勿令不足。

明余继登《典故纪闻》卷三

7、我们要靠自己的收入,维持自己的生存,所以仍然要严格遵守量入为出的原则。

现代邹韬奋《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·关于服务的态度五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