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:指画老虎画得像狗,雕刻天鹅雕得像鸭子。
比喻:比喻从事某件事或模仿某种做法,其结果或者是失败,或者是不佳。
今义:后比喻好高骛远,终无成就。也比喻好事做不成,反变了坏事。
与兄子严敦书曰:“学龙伯高不就,犹为谨饬之士,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。”效杜季良而不成,陷为天下轻薄子,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。
东汉班固等《东观汉记·马援传》
1、附凤攀龙,虽妄祈于远到;画虎刻鹄,几取笑于无成。
宋邹浩《到任谢苏尚书启》
2、迩来初学小生多效之,但未有得其仿佛者,正所谓画虎刻鹄之不成也。
明陶宗仪《辍耕录·八·写山水诀》
3、三藏道:那怪既神通广大,变得与你相同……我徒弟纵有手段,决不敢轻动干戈。倘被多官拿住,说我们欺邦灭国,问一款大逆之罪,困陷城中,却不是画虎刻鹄也?
明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七回
4、文贵适用,若不适用,譬犹画虎刻鹄,何益于事哉?
宋熊克《中兴小纪·三〇·绍兴十二年三月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