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并日而食”详细解释

并日而食 【bìng rì ér shí】朗读

褒贬中性 结构紧缩 组合abcd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两天只能吃到一天的饭。多形容生活困苦。也形容行军艰苦,给养短缺,不能按时饮食。

比喻:比喻非常贫困以至不能吃饱。

并:合并、结合。
日:一天,指时间单位。
而:连词,表示承接关系。
食:食物,此处指粮食。

# 例句

1、当年战乱,百姓们并日而食,生活异常艰难。
2、贫困山区的人们常常并日而食,却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希望。
3、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,他们只能并日而食,勉强维持生计。

# 成语故事

公元221年,刘备称帝后,将蜀汉的治理重任托付给了诸葛亮。在夷陵之战的挫败后,刘备临终前将儿子刘禅与复兴汉室的使命一并交给了诸葛亮。在《后出师表》中,诸葛亮向刘禅倾诉:“自受先帝重托以来,我夜不能寐,食不甘味,心中时刻挂念着北伐之事。然而,我深知应先稳固南方,故五月间我率军渡过泸水,深入蛮荒之地,生活困苦至极,甚至两日才能得食一餐。我并非不顾惜自身,只是深知蜀汉之业不能偏安一隅,必须冒险前行,以完成先帝的遗愿。”后来,“并日而食”这一成语逐渐流传,用以描绘生活的艰辛与困顿,或形容人在忙碌中无暇顾及饮食。

# 近义词

三旬九食
草衣木食
缺衣少食
食不果腹

# 反义词

丰衣足食
饱食暖衣
衣食无忧
食前方丈

# 同义异形

三旬九食

# 出处

儒有一亩之宫,环堵之室,筚门圭窬,蓬户瓮牖,易衣而出,并日而食。

西汉戴圣《礼记·儒行》

# 引证

1、思惟北征,宜先入南,故五月渡泸,深入不毛,并日而食,臣非不自惜也,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。

三国蜀诸葛亮《后出师表》

2、家无余财,诸子易衣而出,并日而食。

南朝宋范晔《后汉书·周章传》

3、稽天之浸潜收,不葬鱼龙之宅;并日而食弗饱,尚全雀鼠之生。

宋张孝祥《建康求晴设醮》

4、家贫,或并日而食,超然自得。

清张廷玉等《明史·张后觉传》

5、(杨)秉免归,雅素清俭,家至贫窭,并日而食。

三国吴谢承《后汉书·三·杨震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