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舟敌国 【tóng zhōu dí guó】
褒贬中性
结构紧缩
组合abcd
# 基本释义
基本:同舟共济的人成了敌人。
比喻:比喻不得人心而陷于孤立。
# 例句
1、在这个商业竞争中,我们原本应该同舟共济,但如今却成了同舟敌国,彼此争夺市场份额,这无疑会削弱我们的整体实力。
# 成语故事
战国时期,魏文侯逝世后,其子魏武侯继承了王位。
一日,魏武侯与大臣们一同乘船游玩,欣赏着河水奔腾、群山峻峭的壮丽景色。他心中欣喜,不禁感叹道:“这般山河之险,岂非天赐我魏国之坚固屏障?”周围的大臣们纷纷附和,齐声赞美。
然而,在众人之中,将军吴起却神色严肃,他反驳道:“殷纣之国,左有孟门之关,右有太行之险,常山耸立于北,大河蜿蜒于南,其地势之险峻,天下无出其右。然而,因其君主不修德政,终被武王所灭。由此可见,国家之安危,在于君王之德行,而非地势之险要。若君主失德,即便同舟共济,亦可能互为敌国。”他的话语铿锵有力,寓意深远。
魏武侯听后,深感吴起所言极是,不禁赞叹道:“此言真乃圣人之教诲!”
自此,“舟中敌国”这一成语便流传开来,亦称作“同舟敌国”或“敌国同舟”,用以比喻众人离心离德,相互敌视,甚至同室操戈,自相残杀。
# 出处
若君不修德,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。
西汉司马迁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
# 引证
1、饮恨亲冤已数年,枕戈思报叹无缘。同舟敌国今相遇,又隔江山路几千。
明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
2、沧溟此去浩无垠,回首江城意更亲。昔日同舟多敌国,而今四海总比邻。
清黄遵宪《人境庐诗草·四·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土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(其四)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