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舟中敌国”详细解释

舟中敌国 【zhōu zhōng dí guó】朗读

褒贬贬义 结构紧缩 组合abcd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。指众叛亲离。

比喻:比喻大家都反对,众叛亲离。也比喻引起内讧,同室操戈。

舟:船。
中:方位词。范围内;内部。
敌:敌对的。
国:国家。

# 例句

1、在这个公司里,由于权力斗争激烈,同事之间如同舟中敌国,彼此防备,无法真心合作。
2、两人曾经是最亲密的朋友,但因为一次误会,现在却形同陌路,甚至到了舟中敌国的地步。
3、在这场政治斗争中,他们曾经并肩作战,但现在却因为各自的利益而分裂,成了舟中敌国,令人惋惜。

# 成语故事

战国时期,卫国人吴起善于用兵。起初,他在鲁国当将军。后来,鲁国国君有些不信任他。吴起听说魏文侯比较贤明,就投奔了魏国。魏文侯死后,他的儿子魏武侯即位,吴起转而侍奉魏武侯。有一次,魏武侯在黄河泛舟顺流南下。走了一段路程以后,魏武侯回头对吴起说:“美极了,我们的山河是多么雄伟而稳固!这是我们魏国的宝贝呀。”吴起回答说:“国家的稳定在于德行如何,而不在于山川的险峻。舜时代,南方的部落有苗氏,虽然左靠洞庭湖,右有鄱阳湖的险阻,地形易守难攻。可是,由于朝廷不修德政,不行仁义,结果还是被禹灭亡了。夏末代王夏桀统治的地方,左有黄河、济水,右有泰山、华山,南临伊阙山,北靠长达四十里、仅有三步宽的羊肠坂道。但由于夏桀为政不仁,虽然拥有险要的地势,最后也被商汤放逐了。殷纣王的国家,左有孟门山,右有太行山,北有常山(即恒山),南临黄河。由于殷纣王不修德政,周武王还是将他杀掉了。由此看来,一个国家是否稳定、昌盛在于德政,而不在于地形是否险要。如果君王您不修德政,坐在这条船里的人也都会成为您的仇敌的。”魏武侯听后说:“你说得完全正确。”于是任命吴起为西河太守,吴起在魏国的声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。

# 近义词

同室操戈
自相残杀
四面楚歌
众叛亲离
同舟敌国

# 反义词

同舟共济
人心所向
众望所归

# 同义异形

同舟敌国

# 出处

武侯浮西河而下,中流,顾而谓吴起曰:“美哉乎山河之固,此魏国之宝也!”起对曰:“在德不在险……若君不修德,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。”

西汉司马迁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

# 引证

1、是知立国之安危在势,任事之济否在人,势苟安则异类同心也;势苟危则舟中敌国也。

唐陆贽《论关中事宜状》

2、至王公子,则痴愚被局,朋友亲戚,都作舟中敌国,危矣险矣!

清东鲁狂生《醉醒石》一五回

3、舟中敌国何有哉,坐拥戎旃席上过。

宋孙觌《与镇江刘都统贺冬启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