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衅起萧墙”详细解释

衅起萧墙 【xìn qǐ xiāo qiáng】朗读

褒贬贬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指祸乱发生在家里。

比喻:比喻内部发生祸乱。

衅:缝隙,引申为事端,祸端。
起:兴起。
萧墙:照墙,古代宫室内作为屏风的矮墙,借指内部。

# 例句

1、公司内部的权力斗争导致衅起萧墙,原本团结的团队分崩离析,业绩也大幅下滑。

# 成语故事

萧墙是古代宫廷内当做门的屏风,何晏《论语集解》引郑玄注︰“萧之言肃也。墙谓屏也。君臣相见之礼,至屏而加肃敬焉,是以谓之萧墙。”所以萧墙用来比喻内部,灾祸从萧墙那样近的地方引起,表示祸乱起于内部,而非外来。在《论语・季氏》篇中记载,由于季氏要攻打颛臾,所以辅佐季氏的子路和冉求来请教孔子的意见。孔子回答:“一个国家如果财富平均,人民就不虞匮乏;如果上下和睦,人民就能安居乐业;国家之内没有祸乱,就不会倾覆。如果他国的人民不服,那就以德行感化他们,使他们来归。他们来归之后,就要使他们安定。如今你们两人辅佐季氏,不能德化他国的人民,邦国分裂瓦解,无法保全,反而要在国内动兵征伐。我怕季氏的忧患,不是远在颛臾,而是近在朝中啊!”后来“祸起萧墙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祸乱发生于内部。

# 近义词

祸起萧墙
衅发萧墙
萧墙祸起
祸发萧墙
祸生萧墙

# 反义词

敌国外患
兵临城下
大军压境

# 同义异形

祸起萧墙

# 出处

时值乱离,衅起萧墙。

北周庾信《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》

# 引证

1、时百官已俱入请安,闻虎命驾将出,各欲扈从前去。独司空李农进谏道:“害死秦公,未知何人,臣料是衅起萧墙,危生肘腋,陛下不宜轻出,当速缉凶手,毋使幸脱。”

近代蔡东藩《两晋演义》

2、衔须授命,结缨殉国,英声焕乎记牒,徽烈著于常,岂若衅起萧墙,祸生蕃翰,强逾七国,势重三监,其有蹈水火而不辞,临锋刃而莫顾,激清风于后叶,抗名节于当时者,见之弘义明公矣。

清陆心源《唐文拾遗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