衅发萧墙 【xìn fā xiāo qiáng】
褒贬贬义
结构主谓
组合abcd
衅:灾祸;争端。
发:产生;发生。
萧墙:照壁。借指内部。
# 例句
1、这家公司原本经营得风生水起,没想到最后的危机竟然是内部高层的贪污腐败引发的,真是衅发萧墙。
# 成语故事
春秋时期,鲁国有个大贵族叫季康之,他只不过是个卿大夫,但骄横跋扈,实际权势已超出了国君之上。这时的国君鲁哀公,对季康子的野心也有所警惕。有一年,季康子又想扩充实力,攻伐他封地——费邑附近的颛臾。这颛臾本来就是附属于鲁国的小国,因此包括孔子在内有许多人都反对季氏,而孔子的两个学生——冉有和季路因为是季康子的家臣,都愿意听从主子,支持季氏。于是孔子劝阻道:季氏攻伐臣服鲁国的小国,是很不仁义、不得人心的,我替你们担心的是季氏的祸患并不在颛臾上,而是深居在萧墙之内的国君,他能让季氏以及你们这班人为所欲为吗?
# 出处
今张角起于赵、魏,黄巾乱于六州。此皆衅发萧墙,而祸延四海者也。
东汉傅燮《上疏请诛中官》
# 引证
1、而比年以来,奸竖乱政,刑罚乖淫,阴阳违舛,致使衅起萧墙,危祸萃集。
南朝沈约《宋书·范晔传》六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