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:指身躯与名声一齐毁灭。
常恐先朝露,填沟壑,坟土未干,而身名并灭。
三国魏曹植《求自试表》
1、孰若翻然改图,保其富贵,则身与金石等固,名与天壤无穷,熟与头足异处,身名俱灭,为天下笑哉!
晋桓玄《晋书·刘牢之传》
2、古人有云,”为国者不顾小节“,此之谓欤!孰若家国沦亡,身名俱灭乎?
五代刘昫等《旧唐书·房玄龄传》
3、独章邯坚守废丘,逾年不下,至于引水灌之,然后破此,岂脆敌哉?惜其不知所事,身名俱灭。
明杨慎《丹铅总录》卷一〇
4、杜诗云:“王杨卢骆当时体,轻薄为文哂未休。尔曹身与名俱灭,不废江 河万古流。”正谓此耳。身名俱灭,以责轻薄子。江河万古流,指四子也。
宋洪迈《容斋四笔·王勃文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