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:地位丧失,名誉扫地。指做坏事而遭到彻底失败。
首身分离,暴骨草泽。
西汉佚名《战国策·秦策四》
1、向使皇上见志不定,见几不决,同列挤排,奸人挠阻,玉佳身败名裂久矣。
清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一三八回
2、然而我不幸竟看见了‘新时代的新青年’的身边藏着这许多账簿,而他们自己对于”身败名裂“又怀着这样天大的恐慌。
现代鲁迅《而已集·新时代的放债法》
3、就像你那位至尊至贤的韩老师,真正是个冲头,不知天高地厚去跟魏了峰提意见,落得个沉沙折戟、身败名裂的下场。
现代王小鹰《丹青引》一九
4、卒之身败名裂,为天下笑。
清冯桂芬《明征士刘孝惠先生像题词》
5、否则浪得虚名,毕竟才无足取,甚而至于弄得身败名隳的都有。
近代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二回
6、他觉得自己已经身废名裂,要发抒意中的郁结,只有这一条通路。
现代朱自清《经典常谈·〈史记〉〈汉书〉》
7、他自己弄得身败名裂不算,还要扯到别人身上,叫他在徐家抬不起头来。
现代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三部(一)
8、孰与头足异处,身名俱裂,为天下笑哉!
唐房玄龄等《晋书·刘牢之传》
9、无足与之颉顽者,及一旦临到害,遇事变,茫然无所措其手足,甚至身败名裂,贻笑后世。
清王韬《淞隐漫录·自序》
10、智者不倍时而弃利,勇士不怯死而灭名………杀身亡聊城,而威不信于齐,非勇也;功废(一作“败”)名灭,后世无称,非知(智)也。
战国鲁仲连《遗燕将书》
11、侍郎(蒋予蒲)辈读书人官,徒以见理不明,祸福生死之心,扰扰于方寸,而邪说得以乘其虚,至身败名裂而后已,可不惧乎!
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三笔·-·蒋予蒲见理不明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