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死而后已”详细解释

死而后已 【sǐ ér hòu yǐ】朗读

褒贬褒义 结构假设 组合abcd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到死才停息。形容终身奋斗,贡献出一切。

死:丧失生命,与“生”、“活”相对。
而:连词。表示承接。犹就;然后。
后:时间较晚,与“先”相对。
已:止,罢了。

# 易错

“已”不可写作“己”。

# 例句

1、作为一名医生,他始终将救死扶伤视为天职,数十年如一日地工作,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
2、这位历史学家穷尽一生研究古文献,即使视力衰退,也未曾放弃,他相信学术探索是没有终点的,决心死而后已地追寻历史的真相。

# 成语故事

孔子主张仁政、德治与礼乐教化。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一政治理想,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,到处游说。然而各地诸侯都以为他的理论很不错,可又都不想重用他。这时,有的学生发生了动摇,甚至怀疑老师的政治主张是否行得通。为此,孔子为了坚定学生的意志,组织了一次讨论会。会上学生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。其中曾子的发言得到了孔子的赞扬。曾子说:“读书人必须做到宽宏大量,刚强坚忍,因为君子意识到自己的任重而道远。君子把提倡仁政作为己任,这责任岂不是很重大的吗?君子传播仁道直到心脏停止了跳动才肯罢休,这前进的道路岂不是挺远的吗?所以,君子如果没有刚强坚忍的意志,怎么能为实现仁政做到生命不息,战斗不止,死而后已呢?”

# 近义词

鞠躬尽力
毙而后已
至死不懈
摩顶放踵

# 反义词

半途而废
半上落下
一噎止餐
虚度年华

# 同义异形

死而后止

# 出处

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

春秋孔子等《论语·泰伯》

# 引证

1、那么,我的死相也还得装下去,装下去,“死而后已”,岂不痛哉!

现代鲁迅《华盖集·忽然想到》

2、我们将在你忠贞的一生和你留下的诗文的感召下,继承你的事业,为人民服务,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

现代丁玲《悼雪峰》

3、推名求义,欲罢不能,荷恩佩泽,死而后已。

北朝北齐魏收《魏书·李彪传》

4、嗣子刘禅,懦弱愚蒙,事无大小,并得总裁,尽力存心,死而后已。

明洪楩《清平山堂话本·夔关姚卞吊诸葛》

5、成天豫进道:“忠王向来鞠躬尽瘁,如诸葛武侯所谓死而后已。”

清黄世仲《洪秀全演义》四七回

6、夫二子之良,将勤营其君,复使立于外,死而后止,何日以来。

春秋左丘明《国语·晋语》

7、臣鞠躬尽力,死而后已,至于成败利钝,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。

蜀诸葛亮《后出师表》

8、故君子之学,死而后已。

清顾炎武《与人书》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