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义不容却”详细解释

义不容却 【yì bù róng què】朗读

结构主谓 组合abcd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就道理上讲不允许推辞。指理应接受(委任、请托等)。

义:道义。
不: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否定,构成形容词。
容:允许。
却:推托。

# 例句

1、面对国家危难,他深知义不容却,毅然决然地投身到了抗敌的行列中。

# 成语故事

曹操率领三十万大军南下,意图报复赤壁之战的失利。孙权召集各位将领商讨对策,张昭提出了一个建议:派遣鲁肃前往荆州与刘备合作。他的理由是,鲁肃对刘备有恩,因此刘备会听从他的建议;而且,刘备作为东吴的姻亲,从道义上讲,他也有责任协助东吴抵御外敌。刘备与东吴的关系,因为鲁肃的多次帮助以及周瑜的意外安排(让刘备娶了孙权的妹妹),从原本的复杂和猜疑转变为亲家关系。在这种情况下,面对共同抵抗曹操大军的紧迫任务,刘备在道义上不应有任何的推脱和回避,因此,他被形容为“义不容辞”。

# 近义词

义不容辞
义不得辞
义无所辞

# 同义异形

义不容辞
义不得辞
义无所辞
谊不容辞
义不容默

# 出处

夫显微阐幽,义不容辞。功高德盛,资篆籀之铺扬;声飞实腾,载金石以不朽,是以定献忠穆,汉室之良佐也。

唐岑文本《唐故特进尚书右仆射上柱国虞恭公温公碑》

# 引证

1、幕中皆新知,故状所述,惟历官及蒙恩蒙遇,而政迹无叙列者,铭辞难举;虽然,义不可却也。|

清方苞《方苞集·一〇·安徽布政使李公墓志铭》

2、全老大人始终玉成,今日此来,义不容却。

清随缘下士《林兰香》第十一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