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生死存亡”详细解释

生死存亡 【shēng sǐ cún wáng】朗读

褒贬中性 结构联合 组合abcd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或者生存,或者死亡,形容事关重大或形势极端危急。也形容局势或斗争的的发展已到最后关头。

生死:生和死;生或死。
存亡:存在或灭亡;生存或死亡。

# 提示

含警示意。

# 例句

1、在那个动荡的年代,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
2、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,人们必须团结一致,共同应对,因为这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死存亡

# 成语故事

春秋时期,人们十分重视礼仪。诸侯国互相交往中,假如言行举止不合乎礼的制度和要求,一定会受到批评和议论。 鲁定公十五年(公元前495年)春天,邾国国君邾隐公前来朝见鲁国国君鲁定公。孔子的学生子贡也应邀参加观礼。邾隐公高高地举着玉器,仰着脸,态度十分傲慢,鲁定公接受玉器时,显得很卑微,他低着头,目光呆滞地望着地面。对这种场面,子贡很看不惯,他说:“以礼来观察这件事,我觉得这两位国君,都快要灭亡了。礼,是生死存亡的主体。人的一举一动,或左或右,以及进退俯仰,都要符合礼的规定,朝会、祭祀、丧事、征战等,更要用礼的标准加以观察。而现在两位国君在正月里互相朝见,而都违背礼仪,这表明他们的心里都不存在礼了。朝会不合乎礼仪,凭什么能够长久呢?邾隐公把玉器举得太高,而且仰着头,这就是自负。鲁定公低着头,两眼看着地面,这就是衰颓。骄傲引起动乱,衰颓等于疾病。鲁定公是主人,恐怕他要先死去的。”事有凑巧,这年夏天,鲁定公真的死了。

# 近义词

生死关头
生死攸关

# 反义词

安如泰山
安然无恙

# 同义异形

死生存亡
危急存亡

# 出处

夫礼,死生存亡之体也。

春秋左丘明《左传·定公十五年》

# 引证

1、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,吾与之友矣。

战国庄子《庄子·大宗师》

2、为什么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,到了中华民族以白刃和敌人相见的时候,前线的将士慷慨浴血,而在后方,却偏有许多材料、许多人力、许多钱财闲着呢?

现当代唐弢《我也为伤兵请命》

3、〔黄帝〕治民以顺天地之纪,知幽明之故,达生死存亡之说。

佚名《孔子家语·五帝德》

4、中华民族的命运,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,我们可能再忍吗?

现代邹韬奋《民众歌咏会前途无量》

5、我婿离家不归,数岁蔑有音耗,生死存亡,弗可知也。

五代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·传书燕》

6、今日遭此大难,我与尔等,生死存亡,在此一举!

明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四〇

7、冼鉴、冯斗、谭槟一伙子人,如今不知生死存亡,也不知散落何方。

现代欧阳山《三家巷》五二

8、亲承懿旨到西宫,生死存亡掌握中。

元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二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