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岸为谷 【gāo àn wéi gǔ】
褒贬中性
组合abcd
# 基本释义
基本:高岸变成山谷。
比喻:比喻世事变迁巨大或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方向转化。
高岸:高崖,高峻的山崖。
为:成为,变成。
谷:山间深凹的低地,多有出口与山外相通。
# 例句
1、岁月流转,世事变迁,曾经繁华的都市在时光的侵蚀下也可能高岸为谷。
# 成语故事
春秋时期,鲁昭公遭权臣季平子驱逐,流亡至晋国,不久后便去世了。晋国大夫赵简子对此极为困惑,遂询问史官墨:“季平子将鲁昭公逐出鲁国,然而百姓却对他拥护有加,诸侯也纷纷予以认同,竟无人指责他有罪,这究竟是为何?” 史官墨回应道:“季氏受上天赋予治理鲁国之权由来已久,百姓对其深信不疑。鲁国国君荒淫无度,而季氏却勤勉尽责,人们早已将国君淡忘。故而,鲁昭公客死异国,又有何人会怜悯他呢?社会本就处于不断变化之中,君臣之位并非永恒固定,从古至今皆是如此。《诗经》中有云‘高岸为谷,深谷为陵’,说的便是高高的堤岸能够变为溪谷,深深的溪谷也可化作丘陵。虞、夏、商三代的后裔,现今都已沦为平民,此乃天意所为!”
# 出处
社稷无常奉,君臣无常位,自古以然。故诗曰:“高岸为谷,深谷为陵。”
春秋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三十二年》
# 引证
1、使夫高岸为谷,长河如带,子子孙孙,傅国无绝。
五代晋刘昫等《旧唐书·刘幽求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