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物是人非”详细解释

物是人非 【wù shì rén fēi】朗读

褒贬中性 结构联合 组合abcd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景物依旧,人事已不同于往昔。多用来表示对故人的思念或对人事变迁的感叹。

物:景物。
是:相同。
人: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、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。
非:不一样。

# 提示

含感叹意。

# 例句

1、十年过去了,这个小镇依然保持着古朴的风貌,但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孔已经难以寻觅,物是人非,令人唏嘘。
2、走进这间老屋,家具摆设都还在,但住在这里的人已经换了好几代,真是物是人非,时光荏苒。

# 成语故事

李清照,这位宋代杰出的女词人,在靖康之乱后,与丈夫赵明诚一同逃往南方,寻求安宁。然而,命运多舛,宋高宗绍兴五年,赵明诚离世,李清照瞬间失去了最亲爱的人,同时身处异乡,孤苦无依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她创作了《武陵春》这首词,抒发内心的悲痛与感慨。词中描绘道:“风停后,尘土中仍弥漫着花朵的余香,但花朵已凋零殆尽。太阳高照,我却没有心情去梳妆打扮。周围的事物依旧,但人事已非,每每想要诉说这无尽的哀伤,泪水却已先行滑落。”这首词凝聚了李清照对逝去丈夫的深深怀念,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与感伤。“物是人非”这一成语便源自这首词,它常常被用来表达对故人的思念或对时局变迁的感慨。也可以作“人非物是”,意思相同,都是表达物事依旧而人事已非的伤感之情。

# 近义词

时过境迁
事过境迁
节同时异

# 反义词

一成不变
依然如故

# 同义异形

人非物是

# 出处

节同时异,物是人非,我劳如何!

三国魏曹丕《与吴质书》

# 引证

1、风住尘香花已尽,日晚倦梳头。物是人非事事休,欲语泪先流。

宋李清照《武陵春·春晚》词

2、徐义德一进厂,看到车间和仓库,感到物是人非,好不伤心。

现代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三部一七

3、回首时今来古往,伤心处物是人非。

元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第三折

4、物是人非,对之凄怆,泪珠如线,双眼模糊。

现代臧克家《往事忆来多——沉痛悼念茅盾先生》

5、此时鲍玄并妻子潜光,俱已去世,物是人非,不胜感叹,因访遗族子孙,以为栖止。

清墨浪子《西湖佳话》卷一

6、何今日之登,皆昔年之池馆物是人非,所存者半。

唐王泠然《清泠池赋》

7、今岁重寻携手处,空物是人非春暮。

宋李元膺《茶瓶儿悼亡》《唐宋诸贤绝妙词选》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