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含英咀华”详细解释

含英咀华 【hán yīng jǔ huá】朗读

褒贬中性 结构并列 组合abcd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嘴里含着花朵,品味花的芬芳。

比喻:比喻细细地品味、体会,汲取文章中的精华;也比喻诗文字画等蕴含着精华。

含:衔在嘴里,不吐出也不咽下。
英:花。
咀:咀嚼,这里指体会玩味。
华:花,这里指精华。

# 例句

1、他在研读古典文学时,总是含英咀华,细细品味每一句诗词中的韵味与深意,力求能够真正领悟古人的情怀与智慧。
2、这位艺术评论家以其敏锐的洞察力,含英咀华地分析每一幅画作,不仅解读出画面的构图与色彩之美,更深入挖掘了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。

# 成语故事

韩愈,字退之,河南河阳(今河南孟州)人,自称“郡望昌黎”,是唐朝时期的文学家。唐宪宗元和八年(813年),当时韩愈四十六岁,在长安(今陕西西安)任国子学博士,教授生徒,作《进学解》。在《进学解》里,韩愈借诸生之口表示自己学识精深,写的文章内容丰富,风格雄浑时,写道:“沉浸醲郁,含英咀华;作为文章,其书满家。上规姚姒,浑浑无涯。”意思是在欣赏领略高雅诗词文章时,使自已深深地沉浸在文章高深的意境中,就像漫步于香气浓郁的花丛中,把花朵含在嘴里,慢慢地咀嚼,享受那一份温馨的花香。后人据此引申出成语“含英咀华”。

# 近义词

啜英咀华
含菁咀华

# 反义词

囫囵吞枣
不求甚解

# 出处

沉浸𬪩郁,含英咀华。

唐韩愈《昌黎集·一二·进学解》

# 引证

1、含英咀华,钩玄提要,我看对于接受文学的遗产上,一定会有很切实的贡献。

现代郭沫若《今昔集·关于“接受文学遗产”》

2、庄生本南派巨子,而复北学于中国,含英咀华,所得独深。

现代梁启超《中国古代思潮》第三章

3、在“风流”的标准下,一般的固然以“含英咀华”的语言为主,但是到了这时代稍加改变,取了“自然”这个尺度,也不足为怪的。

现代朱自清《文学的标准和尺度》

4、同年陈兄晞颜和古今梅诗千篇,联为二十大轴,远以相示,秉烛快读,虽未容含英咀华,固可望之止渴矣。

宋周必大《跋陈从古梅诗》

5、镕经铸史,含英咀华,绣口锦心,敲金戛玉,此学士之文也。

清胡煦《乐善堂文集序》

6、湘乡根柢六经,泛滥百氏,含英咀华,不名一家。

近代王文濡《明清八大家文钞序》

7、秉烛快读,虽未容含英咀华,固可望之止渴矣。

宋周必大《益公题跋·一·跋陈从古诗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