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:根据当时的情况,采取适当的措施。
州将使求援于外,本无定指, 随时制宜耳。
唐房玄龄等《晋书·周崎传》
1、关市讥而不征,乃文王治岐时事,《周礼》乃成周大备之法,随时制宜,自有不能同者。前辈盖尝论之不当,以此而难彼也 。
宋朱熹《跋李少膺脞说》
2、古之圣人,自羲、农至于文、武,法天治民,明并日月,德化之盛,莫有加焉。然皆随时制宜,世有因革。
清张廷玉等《明史·孔克坚传》
3、各设营仓积粮,以备藉粜。皆随时制宜,裕不匮之储,永为军民之利。
清伊桑阿等《大清会典·户部·仓庾》
4、仍辟署一二有才识晓边事者,使往来经画于河北、陕西,庶知几变,随时制宜,盖大臣不可数出而亲临。
宋苏舜钦《苏舜钦集·一〇·谘目七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