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:根据不同时间发生变化的具体情况,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措施。
比喻:比喻灵活地处理事务。
今义:后用“因时制宜”指依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确定适宜的措施。
故民迫其难,则求其便;困其患,则造其备。人各以其所知,去其所害,就其所利。常故不可循,器械不可因也。则先王之法度,有移易矣……由此观之,法度者,所以论民俗而节缓急也;器械者,因时变而制宜适也。
西汉刘安等《淮南子·氾论训》
1、所遇不同,故当因时制宜,以尽事适今。
西晋刘颂《除淮南相在郡上疏》
2、自魏未离乱,孝武西迁,朝章礼度,湮坠咸尽。辩因时制宜,皆合轨度。
唐令狐德棻等《周书·卢辩传》
3、为政贵因时制宜。
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十一
4、昔人做衣因时制宜,如今都不像当日了。
明周楫《西湖二集》卷二〇
5、今宜开科取士,增选文才,使各献所长,因时制宜,以定国制,而待采行。
清黄世仲《洪秀全演义》二一回
6、他发挥多年经验的老本领。一言以蔽之:前几年谓之“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”,这几年谓之“因时制宜,折衷至当”。
现代鲁迅《热风·随感录四十八》
7、原因我们中国,都是守着那几千年的风俗,除了几处通商口岸,稍能因时制宜,其余十八行省,那一处不是执迷不化,扦格不通呢?
清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一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