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步一趋 【yī bù yī qū】
褒贬贬义
结构联合
组合abac
# 基本释义
基本:别人走一步,他也走一步。形容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。
比喻:比喻模仿或追随别人。
一:数目,最小的正整数。
步: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;脚步。
趋:趋附,迎合。
# 例句
1、他总是模仿着偶像的行为举止,一步一趋地跟着,试图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。
2、她对那位成功人士的演讲风格非常着迷,于是开始一步一趋地模仿他的语调、手势和用词。
# 成语故事
孔子的得意弟子颜回曾经对孔子说:“夫子步亦步,夫子趋亦趋,夫子驰亦驰;夫子奔逸绝尘,而回瞠若乎后矣!”大意为当老师悠然漫步,我也跟随其后;当老师加快步伐,我也紧随其后;当老师疾驰如飞,我只能望尘莫及。孔子听后,好奇地问:“你究竟是何意?”颜回解释道:“夫子步亦步,意味着您讲话我也讲话;夫子趋亦趋,意味着您与人辩论我也与人辩论;夫子驰亦驰,意味着您阐述古圣先贤之道我也阐述古圣先贤之道。但夫子奔绝尘,您有时无需言语,人们便心悦诚服,这种境界我无法企及,只能望洋兴叹。”后来,这段对话演化出了成语“亦步亦趋”,也称“一步一趋”、“一趋一步”等,用以形容人们缺乏独立思考,只会盲目模仿他人。
# 出处
只好叠著精神,稳著步儿,探著腰儿,挺著胸儿,直著颈儿,一步一趋,望前而行。
清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19回
# 引证
1、老顽固们还更骂我是维新派,是一步一趋在学周孝怀、周观察。
现代李劼人《大波》第一部第一章
2、斜睨之,美而艳,一步一趋,相离仅尺咫耳。
清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卷下
3、苦于自己在他背后,等闲望不着他的面目,就待一步一趋的赶上借问一声,不想他愈走愈远。
近代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缘起首回
4、尝见名士为人撰志,其人盖有朋友气谊,志文乃仿韩昌黎之志柳州也,一步一趋,惟恐其或失也。
清章学诚《古文十弊》
5、大凡为学,且须分个内外,这是生死路头。今人只一言一动,一步一趋,便有个为义为利在里。
南宋朱熹《朱子语类·朱子十六》
6、君之嗣子,孝友天植,一步一趋,先民遗则。
明娄坚《合祭李参议茂实文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