徘徊歧路 【pái huái qí lù】
褒贬中性
结构动宾
组合abcd
# 基本释义
基本:在岔路口来回地走。形容遇事犹豫不决的样子。
比喻:比喻犹豫不决,不能做出选择。
徘徊: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,比喻犹豫。
歧路:岔路。
# 例句
1、面对人生的重大选择,他感到十分迷茫,徘徊歧路,不知该如何抉择,担心一旦选错会影响自己的未来。
2、在创业的过程中,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,领导层徘徊歧路,不确定是应该坚持原计划还是调整战略方向。
# 成语故事
武则天掌握唐代政权以后,便打算建立大周王朝,自己好当女皇。唐朝开国功臣李勣的长孙徐敬业知道此事后,便以扬州为根据地,准备起兵反对武则天。
徐敬业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,发展势力,以便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武则天,就请那时有名的文学家骆宾王帮他写了一篇声讨武则天的檄文。
骆宾王在檄文中一条条列举武则天的罪状,号召皇亲国戚都起来反对武则天。檄文的最后严正地告诉他们说:“假如你们还留恋自己的城池,迟迟不选择自己的道路,耽误早日立功的机会,就一定要按违命而论处。请你们认识清楚,今天的中国,到底是哪一家的天下。”
# 引证
1、徘徊歧路将安之,酒酣写作积雪诗。
清张九钺《太行积雪歌遥寄施铁如祠部》
2、若其眷恋穷城,徘徊歧路,坐昧先几之兆,必贻后至之诛。
唐骆宾王《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》
3、这是个使人心中快活的决定,钱先生找到了这个决定,眼前只有一条道儿,不必瞻前顾后的,徘徊歧路。
现代老舍《四世同堂》四〇
4、是一些徘徊歧路,动向不明的人们。
现代毛泽东《南京政府向何处去?》
5、英威遽如是,徘徊歧路人。
南朝齐谢朓《奉和随王殿下十六首》诗之一二
6、动息无兼遂,歧路多徘徊。
南朝齐谢朓《观朝雨》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