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:形容办事犹豫不决,不果断。
缓心而无成,柔茹而寡断,好恶无决,而无所定立者,可亡也。
战国末期韩非《韩非子·亡征》
1、这位胡统领最是小胆,凡百事情,优柔寡断。
清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一二回
2、倘见贤而不能举,举而不能先;见不善而不能退,退而不能远;其端不过优柔寡断,而其后遂贻害于国家,经意深微,不可不察也。
清梁章钜《浪迹丛谈·卷三·陈颂南给谏》
3、但是遇到真正大事,他又优柔寡断起来。
现代李劼人《大波》四部二章
4、其始也,皆起于姑息一二武臣,以至凡百政令,皆近于优柔寡断,弛缓不张。
明陈子龙《兵垣奏议·恢复有机疏》
5、这位身经百战的司令员,从来不是个优柔寡断的人,过去,多少次战斗,多么复杂的情况,他总能够果断地下定决心。
现代王愿坚《亲人》
6、你的不对就是过于优柔寡断,左顾右盼,没有一点点雷厉风行的气魄。
当代刘波泳《秦川儿女》
7、如果我们优柔寡断,姑息养奸,则将遗祸人民,脱离群众。
现代毛泽东《镇压反革命必须打得稳打得准打得狠》
8、他的优柔寡断正是他灵魂自私的体现。
当代李佩甫《送你一朵苦楝花》六
9、后嗣主爱其(指边镐)博雅,累用之,然而柔懦寡断,惟好释氏。
宋文莹《玉壶清话》卷二·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