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致知格物”详细解释

致知格物 【zhì zhī gé wù】朗读

褒贬中性 结构联合 组合abcd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获得知识,推究事物的原理。

致知:获得知识。
格物:推究事理。

# 提示

用于书面语。

# 例句

1、小明在学习数学时,总是致知格物,努力理解每个数学原理背后的逻辑和本质。

# 成语故事

只有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和研究(“格物”),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(“致知”)。有了真正的知识和智慧,才能有真诚的意念;有了真诚的意念,才能有端正的心思;有了端正的心思,才能有良好的品德修养;有了良好的品德修养,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;管理好家庭和家族,才能治理好国家;治理好国家,才能使天下太平。“物格而后知至”后演变为成语“格物致知”,“格”指探讨,“致”指达到,获取。该成语也被称作“致知格物”。

# 近义词

格物致知

# 同义异形

格物致知

# 出处

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,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,致知在格物。

《礼记·大学》

# 引证

1、于是放怀于外,啬神于内,沉研象系之表,磅礴天人之际,其致知格物,不可详已。

唐权德舆《唐故楚州淮阴县令……神道碑铭并序》

2、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,不仅束缚性灵,也使一部分有心胸有能力的人徘徊于功名利禄与真正修心养性,致知格物的矛盾中。

当代佚名《傅雷家书·1961年2月7日》

3、我国自古讲究“致知格物”,并在这方面留下许多珍贵的典籍,惠及后人。

当代佚名《人民日报》2013.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