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:谓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。也形容说话或做事不偏不倚,程度适中。也指掌握或调和得非常适当。
人心惟危,道心惟徵,惟精惟一,允执厥中。
春秋《尚书·大禹谟》
1、允执厥中者,中庸之德,中和之理,用其中于民。
清末康有为《论语注》卷二〇
2、乍看使人觉着有些光线不调,看惯了更显得“新旧咸宜”,“允执厥中”。
现代老舍《老张的哲学》三
3、王安石、司马光皆天下之大贤,其优劣等差,自有公论,愿无作好恶,允执厥中,则是非自明矣。
宋洪迈《容斋续笔·权若讷冯澥》
4、圣人之道,中而已矣,尧、舜、禹三圣人为万世法,一“允执其中”也。
明方孝儒《夷齐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