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丈竿头 【bǎi zhàng gān tóu】
褒贬中性
结构偏正
组合abcd
# 基本释义
基本:佛教语。百丈高的竿子。
比喻:比喻道行已达极高的境界。也比喻学问、事业有很高的成就。
百:数名,十个十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佰”代)。
丈:中国市制长度单位,十尺。
竿:竹子的主干。
头:物体的顶端。
# 例句
1、百丈竿头,他已经达到了学术的巅峰,无论在哪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深厚的造诣。
# 成语故事
宋朝时期长沙高僧景岑佛学造诣高深,时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,他讲得深入浅出,娓娓动听,听众与他谈论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。他拿出偈帖给大家念道:“百丈竿头不动人,虽然得人未为真。百丈竿头须进步,十方世界是全身。”
# 出处
百丈竿头须进步,十方世界是全身。
宋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·景岑禅师》
# 引证
1、他将论尾与律赋之第八韵相提并论,指出末尾须有力,要百丈竿头更进一步。
当代许瑶丽《宋代律赋与科举:一种文学体式的制度浮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