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抑扬顿挫”详细解释

抑扬顿挫 【yì yáng dùn cuò】朗读

褒贬褒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。

抑:降低。
扬:升高。
顿:停顿。
挫:转折。

# 提示

含赞叹意。

# 例句

1、演讲者抑扬顿挫的语调让听众们完全沉浸在他的故事中。
2、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时,抑扬顿挫的语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并记住知识点。

# 成语故事

盛唐年间,唐玄宗李隆基的御厩中,饲养着一百匹绝世良驹。为了让这些骏马更加非凡,唐玄宗特意请来了技艺精湛的艺师,训练它们学习舞蹈,使之成为举世无双的舞马。然而,历史的洪流中,安史之乱的爆发改变了这些舞马的命运。它们被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所得,但他却对这些马匹的特别之处一无所知,仅仅将它们视作普通的战马,在战场上驰骋。某日,军队为了犒赏士兵,举办了盛大的宴会,酒乐齐鸣。这些舞马在听到熟悉的音乐旋律后,情不自禁地随乐起舞。这一幕让喂马的人大感惊异,他们以为是妖物作祟,纷纷拿起扫帚向马匹打去。舞马们以为自己的舞步未能跟上音乐的节奏,于是更加努力地随着音乐的抑扬顿挫,卖力地舞动,试图展现出最佳的表演。然而,马棚的小吏见状,却惊恐地向田承嗣报告了此事。田承嗣听闻后,愤怒地命令手下用力打马,试图制止这看似诡异的行为。然而,这些舞马仍然执着地随着音乐的节奏起舞,直到最后,它们被残酷地打死。 后来,“抑扬顿挫”这一成语广为流传,不仅用来形容语言、音乐或舞蹈的节奏变化,也常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起伏跌宕,如同这些舞马在命运中的悲喜交加。

# 近义词

沉郁顿挫
铿锵有力
顿挫抑扬
顿挫缓急
轻重缓急

# 同义异形

顿挫抑扬

# 出处

崔蔡冲虚温敏,雅人之属也;衍抑扬顿挫,怨之徒也。岂亦穷达异事,而声为情变乎。

晋陆机《遂志赋·序》

# 引证

1、那抑扬顿挫,入耳动心,恍若有几十根弦,几百个指头,在那时弹似的。

近代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二回

2、词本好的,秋痕又能体会出作者的意思,抑扬顿挫,更令人魂销。

清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六回

3、艾略特先生的噪音并不宏亮,抑扬顿挫也不如课室教的那样显著。

现代萧乾《伦敦一周间》

4、自然界中一切的风声雨声,水声涛声,兽声鸟声,甚至如花开花落的声响,都有一定的顿挫抑扬。

现代郭沫若《天地玄黄·诗歌和音乐》

5、忽一日,军中享士,乐作,马舞不能已。厮养皆谓其为妖,拥篲以击之。马谓其舞不中节,抑扬顿挫,犹存故态。

唐郑处诲《明皇杂录·唐玄宗舞马》

6、佛要人念梵书,即要人体味书中之旨,做个善人,岂是单靠着口中高声朗诵,押着木鱼钟鼓,抑扬顿挫,取悦人耳的么?

清天花才子《快心编初集》七回

7、依着那抑扬顿挫的调子,流苏不由得偏着头,微微飞了个眼风,做了个手势。

现代张爱玲《倾城之恋》

8、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,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。

现代鲁迅《朝花夕拾·藤野先生》

9、盖公之自乐者如此,故每见于翰墨者,皆抑扬顿挫,可以为学者师法。

宋李之仪《姑溪居士后集·一五·欧阳文忠别集后序》

10、赋悲秋、抑扬顿挫,流离沈郁。

宋严仁《贺新郎·寄上官伟长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