醉翁之意不在酒 【zuì wēng zhī yì bù zài jiǔ】
褒贬中性
结构主谓
组合abcdefg
# 基本释义
基本:醉翁的兴趣并不在喝酒,而是另有其他意思。
比喻: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另外的方面,或是别有用心。
古义:原指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,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。
今义:后用来表示真实的意图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。
# 例句
1、他邀请大家去他家聚会,但醉翁之意不在酒,其实是想借此机会向心仪已久的人表白。
2、虽然他常常参加各种社交活动,但大家都明白,他的醉翁之意不在酒,而是希望借此机会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。
3、老板提议下班后去唱歌,但我们都知道他醉翁之意不在酒,是想在轻松的氛围中跟员工们聊聊公司未来的发展计划。
# 成语故事
北宋杰出的文学家欧阳修,二十四岁时中了进士, 后来在朝廷任职, 官至参知政事 (副宰相)。由于他直言敢谏, 不趋炎附势, 被宋仁宗贬为滁州 (今安徽滁县) 太守, 成了一名地方官。滁州县城西南, 有风景秀丽的琅琊山, 山中有清泉, 泉旁有座亭子。怀着忧国忧民思想来到滁州的欧阳修, 常来这亭子里赋诗饮酒, 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“醉翁亭”。在他一篇脍炙人口的《醉翁亭记》里, 写道:“醉翁之意不在酒, 在乎山水之间也。”意思是说: 我经常来这里喝酒, 而且一喝就醉, 本意不在于喜欢酒, 而在于欣赏这儿的山水景色, 以增加一点乐趣。
# 出处
太守与客来饮于此,饮少辄醉,而年又最高,故自号曰醉翁也。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间也。
宋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
# 引证
1、六朝舊事付東流,醉翁之意不在酒。
元仇遠《寒食游陈园》诗
2、这台花酒,本是皓东替云衢解闷而设,如今陈千秋的行踪已在无意中探得,又接到了党中要电,醉翁之意不在酒,但既已到来,也只好招呼摆起台面,照例的欢呼畅饮,征歌召花,热闹了一场。
清曾朴《孽海花》三四回
3、一向温文尔雅的文泽远,居然提出如此荒唐的要求,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。
徐贵祥《历史的天空》一八章
4、就是一个排也行,只要歼灭得彻底。反正我们这一次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呵!
魏巍《东方》第二部第一〇章
5、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间。小弟这个醉翁所志,又不在山水,要借山水为名,好亲近佳人的意思。
清李渔《慎鸾交·订游》
6、醉翁之意不在酒,宛如琴意非丝桐。
元刘因《饮仲诚椰瓢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