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飞扬跋扈”详细解释

飞扬跋扈 【fēi yáng bá hù】朗读

褒贬贬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原义是鸷鸟飞扬,大鱼跋扈;原指放荡高傲,不受约束。

今义:现形容骄横放纵。

飞扬:放纵。
跋扈:也作“拔扈”。蛮横强暴。

# 例句

1、他在公司里总是飞扬跋扈,对待同事颐指气使,结果导致团队氛围紧张,合作效率低下。
2、如果一个小孩子在家庭中表现出飞扬跋扈的性格,不顾及他人的感受,随意发脾气,那么他的父母就需要及时引导和教育,帮助他学会尊重他人,培养健康的性格。

# 成语故事

南北朝时期,东魏的丞相高欢权势滔天,独掌朝纲。他对司徒兼河南大将军侯景心存戒备,因为侯景虽身有残疾,不擅骑术,却以智谋著称。侯景曾豪言,只需三万精兵,便可席卷江南,令梁武帝萧衍避入佛寺。高欢闻之,心中大悦,不仅赐予侯景十万大军,还将黄河以南的广袤土地交由他统辖。 当高欢病重之际,长子高澄守在床前。高欢看出儿子的忧虑,便主动问及是否担心侯景的野心。得到肯定的答复后,高欢不禁叹息:“景在河南已专制十四年,素来飞扬跋扈,有称霸之心。我能驾驭他,但恐怕你难以制衡。”言下之意,侯景在河南的势力根深蒂固,野心勃勃,唯有自己能够镇服,而高澄则难以掌控。 这段历史便是成语“飞扬跋扈”的出处,如今多用来形容人骄横放纵,不守法度。有时也称作“跋扈飞扬”,用以描绘那些肆意妄为、目中无人的行为。

# 近义词

跋扈自恣
专横跋扈
称王称霸
桀骜不驯
无法无天
横行霸道
为非作歹
恣意妄为
跋扈飞扬
耀武扬威
盛气凌人

# 反义词

谦虚谨慎
彬彬有礼
平易近人

# 同义异形

跋扈飞扬

# 出处

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,常有飞扬跋扈志,顾我能养,岂为汝驾御也!

唐李百药《北齐书·卷二·神武帝纪下》

# 引证

1、痛饮狂歌空度日,飞扬跋扈为谁雄?

唐杜甫《赠李白》诗

2、叹谪仙才气,飞扬跋扈,渊明何事,慷慨欷歔。

宋汪莘《沁园春·自题方壶》

3、飞扬跋扈,狗脸生六月之霜;隳突叫号,虎威断九衢之路。

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席方平》

4、一名新会员……一家伙提拔的太快,说不定会飞扬跋扈,目中无人,以后就难于领导他了。

现代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四部六

5、飞扬跋扈今安取,放浪酣歌亦所长。

宋赵鼎《泊盈川步头舟中酌酒》诗

6、曹植的飞扬跋扈,不守纪律,真是足以惊人。

现代郭沫若《论曹植》

7、飞扬跋扈吾何敢,历落嶔崎尔尚然。

清方文《杨逢玉招同令兄冰如夜坐》诗

8、因此,他们对于飞扬跋扈,意气骄横,傲视一切,鄙薄群伦那一套花样缺乏兴趣。

当代秦牧《艺海拾贝·〈爱友·诤友〉》

9、段祺瑞依恃北洋旧将、各省督军的支持,真正把这位总统黎元洪视为泥“菩萨”,不放在眼里,他的秘书长徐树铮更加飞扬跋扈,他把国务院的重要公文送去给盖印时,粗声粗气,动不动就瞪眼。

近现代徐铸成《报海旧闻》三八

10、(侯景)又闻神武疾,遂拥兵自固……神武曰:“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,常有飞扬跋扈志,顾我能养,岂为汝驾御也!”

唐李百药《北齐书·神武纪下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