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自贻伊戚”详细解释

自贻伊戚 【zì yí yī qī】朗读

褒贬贬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

# 基本释义

比喻:比喻自寻烦恼,自招忧患。

自:自己。
贻:遗留。
伊:是,此。
戚:忧愁,悲哀。

# 例句

1、如果不慎重考虑,轻易做出决定,可能会自贻伊戚,导致未来的道路更加艰难。

# 成语故事

这是一首因为政事越来越紧急, 到了岁暮还不能回归家国的诗。大意是: 一年的二月之初, 一位大夫被派西方去处治政事。他离开家乡奔向荒远的地方, 心里老是惦念着自己的亲人和同在一起为官的僚友, 直至眼泪如雨而下。一到那里, 他感到非常孤独、寂寞。他不敢有半点偷闲, 辛苦认真地为君王效力。时间过得真快, 一会就到了收获的季节, 到了岁末。这时他的政事愈加紧急, 怎么能脱身而归呢?若有半点懈怠、失责, 朝廷就会治以大罪的啊! 因而, 他只得私底下对着镜子哭泣、忧伤了。

# 近义词

自贻伊咎
自寻烦恼
自找麻烦
自诒伊戚
自贻伊戚

# 同义异形

自诒伊戚
自贻伊咎
贻戚

# 出处

心之忧矣,自诒伊戚。

周佚名《诗经·小雅·小明》

# 引证

1、审得甄廷诏误用药而死于淫,春花婢醉汇事而死于悔,皆自贻伊戚,无为可抵。

明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八

2、乌呼,我之怀矣,自诒伊戚,其我之谓矣。

春秋左丘明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

3、汉党锢诸公,既无申屠蟠之高识,而自贻伊戚。

金王若虚《臣事实辨上》

4、又安知非欲秦知虽有可兴之势,要当如穆公自知其过,倾心耆老,不可力征经营,自贻伊戚耶?

清谭嗣同《石菊影庐笔识·思篇三十三》

5、愿以黔黎在念,社稷为心,勿拘小礼,自贻伊戚。

唐房玄龄等《隋书·杨玄感传》

6、此乃以邪攻邪,自贻伊戚,然遂死于道路,亦可伤也,又可惧也。

南宋朱熹《答黄直卿》

7、(遗侯景书曰)君今不能东封函谷,南面称孤,受制于人,威名顿尽。得地不欲自守,聚众不以为强,空使身有背叛之名,家有恶逆之祸,覆宗绝嗣,自贻伊戚。戴天履地能无愧乎!

唐李百药《北齐书·文襄纪》三

8、因斯而言,则知祸福无门,惟人自召,自贻伊戚,匪降于天,而谓之不幸,未之闻也。

宋刘子元《思慎赋序》

9、谀之(指张居正)者,伊周不足,重以舜禹,至身后有劝进之疑,亦自贻伊戚也。

明沈德符《万历野获编·八·嫉谄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