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月披星 【dài yuè pī xīng】
褒贬中性
结构联合
组合abcd
# 基本释义
基本:顶着月亮和星星。谓起早落黑,辛勤地奔波或在野外劳动。
戴:头顶着。
月:月球;月亮。
披:覆盖或搭在肩背上。
星:星星。
# 例句
1、他每天戴月披星地工作,从黎明到深夜,无怨无悔地为自己的梦想奋斗。
2、她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考试,经常戴月披星地学习,希望能够取得好成绩。
3、作为一位医生,他常常在夜晚戴月披星地赶往医院,救治那些急需帮助的病人。
# 成语故事
“披星戴月”原作“披星带月”。吕岩,亦名吕嵒,字洞宾,号纯阳子,唐朝时人,道教全真道派奉其为纯阳祖师,故世称吕祖。其理论以慈悲度世为成道的路径,改剑术为断除贪嗔、爱欲和烦恼的智慧,对北宋道教的发展,有其一定的影响。在一首〈七言〉诗中,显露出他淡泊名利、抛开世俗的人生。他认为命运的造化作为在于本身,相较于那些追求富贵名利的人,自己所选择的这条路,显得格外的孤独。但是尽管路途遥远而孤单,也只有默默地继续走下去,不辞劳苦地成就自己的人生。这首诗中有“披星带月”一语,后来“披星戴月”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形容早出晚归或连夜赶路而备极劳累;亦比喻辛勤劳顿。
# 出处
官人每不在家里快活,也这般戴月披星生受。
元金仁杰《追韩信》
# 引证
1、人为你餐风宿水忧成病,人为你看月披星晓夜行。
明沈受先《三元记・断金》
2、这大的孩儿披星戴月,早起晚眠。
元无名氏《冤家债主》
3、戴月披星,终非了局。使君自有妇,搪塞何为?
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毛狐》
4、灯花连夜为谁新,来往相逐趁,戴月披星不辞困。
明王彦贞《小桃红·西厢 百咏·五八·红促莺归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