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:指因恼怒或惊怕而变脸色。
于是韩王勃然作色,攘臂瞋目,按剑仰天太息曰:“寡人虽不肖,必不能事秦。”
西汉司马迁《史记·苏秦传》六九
1、谓己道人,则勃然作色。
战国宋庄周《庄子·天地》
2、只见刘元普勃然作色道:“夫人说那里话!天下多美妇人,我欲娶妾自可别图。岂敢污裴使君之女!”
明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二零》
3、骥东听到这里,勃然作色道:“冥鸿兄,你这些都是成败论人的话,实在不敢奉教!
近现代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2回
4、其人勃然作色曰:“天不生仲尼,万古如长夜。”
明李贽《赞刘谐》
5、想起方才路上光景,不觉毛骨森竦,勃然色变。
清末刘鹗《老残游记》
6、克明听见这些话,勃然变了脸色。
现代巴金《春》
7、恭王独勃然作色曰:“立长一节,独可岸然不顾耶?”慈禧曰:“苟不决,可以投名之法定之。
清末民初许指严《十叶野闻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