吐哺握发 【tǔ bǔ wò fà】
褒贬褒义
结构联合
组合abcd
# 基本释义
基本:吃饭时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,洗头时多次把头发握在手中。
比喻: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。
今义:后形容礼贤下士,求才心切。
吐:使东西从嘴里出来。
哺:口吕咀嚼着的食物。
握:五指拳曲聚拢或用手指把东西固定在手里。
发:头发。
# 例句
1、他为了招揽人才,常常吐哺握发,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。
2、周公在周盛时,天下太平,四夷宾服,犹且吐哺握发,以纳天下贤士。
# 成语故事
周文王有一个儿子,名叫旦。因为他的采邑被封在周地,所以被称为周公。他对父母非常孝顺,为人仁德,比其他弟兄们都要强一些。周文王死后,周武王(周公的哥哥)即位,周公尽心竭力辅佐周武王,做出了较大的贡献。可是后来,周武王因病而死,武王的儿子(成王)年纪还小,怎么能执掌朝中大权呢?周公担心天下诸侯乘机叛乱,就代替成王摄政。不久,流言蜚语满天飞了,说周公摄政将对周成王不利。周公善加解释,仍然诚心诚意辅佐周成王。
周成王封周公子伯禽于鲁,周公教导伯禽说:“我是周文王的儿子、周武王的弟弟、周成王的叔父。我的身份在天下并不轻贱啊。即使是这样,我洗一次头发要三次握千头发,吃一次饭要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,站起身来接待天下的士人,还担心有做不好的地方,失去天下有才能的人。你到鲁国之后,千万不要因为你是一国之主而骄傲待人啊。”
# 出处
我一沐三捉发,一饭三吐哺,起以待士,犹恐失天下之贤人。
西汉司马迁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
# 引证
1、夫周公大圣,以贵下贱,吐哺握发,惧于失人。
晋葛洪《抱朴子·逸民》
2、巍巍宰辅呵吐哺握发,金璧赎我呵重睹芳华。
现代郭沫若《蔡文姬》第五幕
3、今虽不能如周公吐哺捉发,亦宜引而进之,察其所以而去就之,不宜默默而已也。
唐韩愈《后廿九日复上书》
4、周公在周盛时,天下太平,四夷宾服,犹且吐哺握发,以纳天下贤士。
明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十八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