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:指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。
历太和会昌朝,愈事韬晦,群居游处,未尝有言。
后晋刘昫《旧唐书·宣宗记》
1、这也与其说是由于信陵君的悲观、失望而至于消极,倒宁可说是由于魏王的猜忌、残忍,而使他不得不韬光隐晦的。
现代郭沫若《附录·写作缘起》
2、依照梁启超的指示,蔡锷在京城极力韬光隐晦。
当代解玺璋《梁启超传》
3、龙下潜隐伏水中,潜德不彰,比喻君子韬光隐晦等待时机。
当代孙振声《白话易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