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韬光养晦”详细解释

韬光养晦 【tāo guāng yǎng huì】朗读

褒贬褒义 结构主谓 组合abcd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隐藏锋芒,暂时退隐以待时机。也谓隐藏才能,使不外露。

韬:隐藏。
光:光芒,锋芒。
养晦:隐藏不露以等待时机。

# 例句

1、他急于韬光养晦,不想出山。
2、这两年来,他就像是一柄被藏在匣中的剑,韬光养晦,锋芒不露,所以没有能看到它灿烂的光华!

# 成语故事

唐宣宗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子,他的母亲郑氏原是郭贵妃的侍女,因此他在各皇子中地位低下,自小沉默寡言,常常被人嘲笑捉弄。李忱在年轻时,梦见自己乘龙上天,在古代中国,龙是神圣和尊贵的象征,梦见龙通常被认为是吉祥的预兆,甚至可能预示着未来的皇位。李忱对这个梦感到非常惊奇,将梦境告诉了他的母亲,母亲意识到这样的梦境若是被人知晓,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注意甚至危险。因此她告诉李忱,这个梦不应告诉他人,希望他以后不要再提起。大和、会昌两朝时,李忱经历了许多宫廷斗争,期间他遵循母亲的忠告,更加谨慎地隐藏自己的才华和梦境,对任何人都没有提及过梦见乘龙上天的事。后来,李忱被宦官马元贽等人拥立为帝,即唐宣宗。他登基后勤政爱民,使得唐朝出现了“大中之治”的繁荣局面。

# 近义词

不露锋芒
不露圭角
藏锋敛锷
韬光隐迹
藏器待时
养精蓄锐

# 反义词

露才扬己
恃才傲物
盛气凌人
显山露水
锋芒毕露
锋芒逼人
自吹自擂

# 同义异形

韬光晦迹
韬光敛迹
韬光隐迹
韬光灭迹
韬晦待时

# 出处

自顾年老才庸,粗知易理,亦急拟独善潜修,韬光养晦。

清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自序》

# 引证

1、贤侄休怪老夫说,似你这般人物,不争就此罢休。你此去,须韬光养晦,再看天时。

清俞万春《荡寇志》第七六回

2、他自己是个极善于看风色的人,见此光景,格外韬光养晦。

当代高阳《慈禧前传》

3、你一定要多保重,要懂得忍辱负重,要懂得韬光养晦。孩子垮了,大人不能垮。

当代陆幸生《银豹花园》一四章

4、耿顺得了此旨,正好韬光养晦,自在逍遥。

清佚名《林兰香》五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