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如饥如渴”详细解释

如饥如渴 【rú jī rú kě】朗读

褒贬中性 结构联合 组合abac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亦作“如渴如饥”。形容迫切的心情或要求。

如:好像。
饥:饿。
渴:比喻迫切。

# 例句

1、他对于航天知识如饥如渴,总是不断学习来探索新领域,充实自己。
2、农民们如饥如渴地期盼着春雨的到来,因为这将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年的收成。

# 成语故事

曹操的三子曹植,自幼聪颖绝伦,后成为建安时期的著名诗人。曹操对他宠爱有加,也曾属意他继承王位。按照规定,王位的继承人应是长子曹丕,因此,曹丕与曹植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了出来。 公元220年,曹操驾崩,曹丕继位,成为了魏文帝,百般打压曹植,对其他兄弟也不友好。公元223年,曹丕却突然对兄弟们开恩,召他们到京都参加朝会。曹植因故未能前往,又担心引起曹丕误会,于是献上了一篇名为《责躬》的奏章。奏章中有一句写道:“得会京畿,迟奉圣颜,如渴如饥。”大意是:皇帝开恩让我们到京都来相会,我们就像饿了要吃饭,渴了要喝水一样地想急切地拜见皇上。 成语“如渴如饥”由此诞生,用于形容欲望或要求极为迫切。该成语也被称作“如饥似渴”、“如饥如渴”等。

# 近义词

如饥似渴
如渴如饥
迫不及待
手不释卷

# 反义词

不紧不慢
不慌不忙
四平八稳
弃若敝屣

# 同义异形

如饥似渴
如渴如饥

# 出处

思我良朋,如渴如饥,愿言不获,怆矣其悲。

三国魏嵇康《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》之十四

# 引证

1、明公好奇爱古,如饥如渴,愿与君今夕一试。

隋王度《古镜记》

2、实慕员外威德,如饥如渴。万望不弃鄙处,为山寨之主,早晚共听严命。

明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六十二回

3、吾儿一去,音信不闻,令我悬望,如饥似渴。

明冯梦龙《喻世明言·卷一六·范巨卿鸡黍死生交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