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坐视成败”详细解释

坐视成败 【zuò shì chéng bài】朗读

褒贬中性 结构动宾 组合abcd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对别人的成功或失败采取旁观态度。

古义:原意为坐在一旁看人争斗,待到胜败分晓后,再相机行事。

今义:后多比喻对别人的成功或失败抱袖手旁观的态度。也指对他人的事不参与、不表态。

坐:旁观、不参与。
视:观看、观察。
成:成功或达到预期的结果。
败:失败。

# 例句

1、正义和邪恶的斗争,我们不能坐视成败,一定要捍卫正义。

# 成语故事

根据《史记·田叔列传》的记载,任安在担任北军使者护军期间,不幸卷入了政治风波的漩涡。当时,戾太子意图讨伐江充,并命令任安出兵支持。然而,任安在接到命令后,却选择了躲在屋内,拒绝执行太子的命令。这一行为引起了汉武帝的极大不满。 就在此时,一个曾被任安责罚的小官,见机行事,向汉武帝揭发了任安。他声称任安之所以不出兵,是担心太子会借此机会掌控他的精锐部队。汉武帝听闻后,愤怒至极,严厉斥责任安道:“你见到战事起,却选择坐视不理,意图观察哪方胜利后再决定加入,你如此行为,分明心存二意。” 汉武帝的言辞表明,任安在关键时刻选择了中立观望,而非积极应对,这种行为在汉武帝看来,是极其不忠和不负责任的。因此,他下令逮捕了任安,并最终判处其死刑。 成语“坐观成败”便由此而来,原意是形容一个人坐在一旁,看着别人争斗,等到胜负已分,再决定自己的行动。现在,这个成语多用来比喻对别人的成功或失败持袖手旁观的态度,或者指对他人的事情既不参与也不表态。这个成语有时也被称为“坐视成败”,但无论何种称呼,其本质含义都未改变。

# 近义词

坐观成败

# 同义异形

坐观成败

# 出处

(汆朱荣曰)吾世荷国恩,不能坐看成败。

北魏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·一·城内·永宁寺》

# 引证

1、见兵事起,欲坐观成败,见胜者欲合从之,有两心。

西汉司马迁《史记·田叔列传》

2、臣备位宰辅,与国存亡……岂忍坐视成败,以亏圣美。

唐房玄龄等《晋书·王敦传》

3、臣受陛下不次拔擢之恩,虽养痾补外,不敢自同众人,坐视成败,所以不避僭越之愆,而伸补报之万一。

宋范纯仁《又论回河利害》

4、你官居显爵,不思发兵扫北,以报国恩,反按兵不动,坐视成败,又且克减军粮,你有何辩?

清钱彩《说岳全传》

5、今不劳兵马,坐观成败,斗两虎而收长久之利,上策也。

北齐魏收《魏书·崔浩传》三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