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坐观成败”详细解释

坐观成败 【zuò guān chéng bài】朗读

褒贬贬义 结构述补 组合abcd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对别人的成功或失败置身局外,采取旁观的态度。多指有兵权、势位的人暂时置身于敌对势力的两方之外,一俟胜负行将决定之时,再采取行动。

古义:原意为坐在一旁看人争斗,待到胜败分晓后,再相机行事。

今义:后多比喻对别人的成功或失败抱袖手旁观的态度。也指对他人的事不参与、不表态。

坐:坐着。
观:观察、看。
成:成功。
败:与“成”相对,表示失败、未能实现。

# 例句

1、在这场激烈的商业竞争中,他选择了坐观成败,既不主动出击也不提供任何帮助,只是静静地观察着各方势力的角逐。

# 成语故事

任安在担任北军使者护军时,确实遭遇了政治风波。戾太子因江充的谗言而面临危机,欲征讨江充,命令任安发兵。然而,任安接到命令后,选择了不执行,而是躲入屋中,试图置身事外。这一行为被一位曾被任安责罚的小官告发,称任安是担心太子会占有他的精锐部队而不出兵。 汉武帝得知后,对任安的行为非常愤怒,指责他“坐观成败”,意即他在看到兵事起时,选择不参与,而是坐在一旁观察,打算根据胜败的结果来决定自己的行动。汉武帝认为任安的这种行为是“有两心”,即不忠诚于朝廷,也不忠诚于太子,因此下令逮捕并判处他死刑。 “坐观成败”这个成语因此而来,原意是指坐在一旁观察别人的争斗,等待胜败的结果再决定自己的行动。现在,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对别人的成功或失败抱持袖手旁观的态度,也指对他人的事情不参与、不表态。同时,它也被称作“坐视成败”,意思相近。

# 近义词

冷眼旁观
袖手旁观
作壁上观
隔岸观火
漠不关心
坐山观虎斗

# 反义词

见义勇为
拔刀相助
急公好义
打抱不平
两肋插刀

# 同义异形

坐视成败

# 出处

是老吏也,见兵事起,欲坐观成败,见胜者欲合从之,有两心。

西汉司马迁《史记·田叔列传》

# 引证

1、袁本初据四川之地,南向争衡;刘景升拥十万之师,坐观成败。

唐卢照邻《三国论》

2、陆逊亦知其意,故假作兴兵之势以应之,实是坐观成败耳。

元末明初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九八回

3、洋将恃功骄踞,缓则索重赏,急则坐观成败。

清薛福成《书合肥伯相李公用沪平吴》

4、大爷人老成精,对七爷能力怀疑,有点坐观成败的意思,虽答应寄钱,却老不寄来。

现代沈从文《王谢子弟》

5、鄙人以为我江南志士,必能援手梓桑;何意竟至今尚杳然无闻,岂欲坐观成败耶?

现代柳亚子《南社纪略·我和南社的关系》

6、虽然都不肯明明白白说出来,但他们光景是坐观成败,表面上算是“中立”罢?

现代茅盾《路》十

7、吾想西伯侯姬昌自在安然,违避旨意,按兵不动,坐观成败,真是可恨。

明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回

8、今不劳兵马,坐观成败,斗两虎而收长久之利,上策也。

北朝北齐魏收《魏书·崔浩传》三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