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同病相怜”详细解释

同病相怜 【tóng bìng xiāng lián】朗读

褒贬中性 结构主谓 组合abcd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有同样疾病的人彼此有怜悯之心。

比喻:比喻有同样不幸的遭遇者相互同情

同:相同,一样。
病:生物体发生的不健康的现象。
相:互相,交互。
怜:怜惜,同情。

# 例句

1、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,他们因为同样遭受了欺诈而相遇,同病相怜使他们成为了彼此的依靠。
2、两位年轻人在求职过程中都遇到了挫折,他们同病相怜,相互鼓励,坚信未来一定会更好。

# 成语故事

在春秋时期,楚平王因为某种原因杀掉了太傅伍奢及其长子,这使得伍奢的幼子伍子胥只能逃离楚国,前往吴国寻求庇护。在吴国,公子光看中了伍子胥的才华,将他视为自己不可或缺的助手。伍子胥也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,帮助公子光成功登上了君位,成为了吴王阖闾。 与此同时,楚国的左尹佝宛因为被佞臣费无极陷害而陷入困境。他的部下伯嚭在夜深人静的时候,逃离了楚国,投奔了吴王阖闾。当伯嚭抵达吴国后,伍子胥非常热情地接待了他。 吴国的一位大夫私下里对伍子胥表示疑惑,问他为何如此轻易地就相信了伯嚭,毕竟他们并不了解伯嚭的为人。伍子胥听后,回答道:“你难道没听过《河上歌》吗?歌中唱道,有相同遭遇的人互相同情,忧患相同者互相救助。我和伯嚭都曾经遭受过不公的待遇,都逃离了自己的国家,寻求新的生活。我们之间的这种相同经历,让我们能够互相理解,互相同情。” 这就是成语“同病相怜”的由来。它用来比喻那些有相同不幸遭遇的人能够互相同情、彼此理解。这个成语也可以被称作“相怜同病”或“同忧相救”,都表达了相同的意思。

# 近义词

同忧相救
兔死狐悲
物伤其类
芝焚蕙叹

# 反义词

漠不关心
幸灾乐祸

# 出处

问子胥曰:“何见而信(白)喜?”子胥曰:“吾之怨与喜同。子不闻河上歌乎?同病相怜,同忧相救。”

汉赵晔《吴越春秋·四·阖闾内传·元年》

# 引证

1、同病相怜,缀“河上”之悲曲;恐惧置怀,昭“谷风”盛典。

南朝·梁刘峻《广绝交论》

2、玉奴、赛奴,一母所生,在家时坐卧不离,后来又共处患难,同病相怜,到如今忽然拆散,举目无亲,岂不痛伤?

清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六十回

3、顾我独狂多自哂,与君同病最相怜。

唐白居易《(唐)白居易集·三四·戏赠梦得,兼呈思黯》

4、我也在乱军中不见了妻子,正是“同病相怜”了。

明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一二

5、冯云卿一面肃进这位新来的客人,一面仔细打量这位也是在公债里跌交的同病相怜者的神色。

现代茅盾《子夜》八

6、霜冷离鸿惊失伴,有人同病相怜。

清纳兰性德《临江仙·孤雁》

7、我虽有个哥哥,你也是知道的;只有个母亲,比你略强些。咱们也算同病相怜。

清曹雪芹《红楼梦》四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