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欺天罔地”详细解释

欺天罔地 【qī tiān wǎng dì】朗读

褒贬贬义 结构并列 组合abcd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欺骗苍天蒙蔽大地。天地指神灵,因以表示昧心违道,行为悖谬,不顾天理。

欺:欺骗。
天:天神,古代人们想象中的万物万事的主宰者。
罔:蒙蔽。
地:土地,田地。

# 例句

1、他利用职权,欺天罔地,挪用公款进行个人奢侈消费,最终难逃法律的制裁。

# 成语故事

南北朝时, 前秦君主苻坚统率了六十万大军 (号称百万)杀奔东晋。东晋谢石、谢玄率领八万人马相拒于肥水 (今安徽省凤台县东南)。谢玄派人向苻坚说:我们双方阻挡在肥水两岸, 谁也胜不了谁。若是你们后退一步, 让我们渡过河来, 再决一死战, 这不是很好吗?”苻坚自恃兵多优势, 欣然同意了。谁知晋兵一渡肥水, 即迎头痛击, 前秦军队前锋受挫, 后面便约束不住,狼狈逃窜。结果,苻坚中了箭,部下死伤十有七八。后来,唐代的何光远评论道:“苻坚发动了六十万大军, 谢玄只用了八千锐卒, 把十几倍于自己的苻坚打败了, 这难道不是谢玄欺天骗地所造成的。

# 近义词

欺上罔下
欺上瞒下
欺天诳地

# 反义词

实事求是

# 同义异形

欺天诳地
瞒天瞒地

# 出处

(苻坚)坚以六十万精兵相于东晋,谢玄以八千之卒败于寿春, 岂不为欺天罔地所致者也。

唐何光远《鉴诫录·判木夹》

# 引证

1、(曹操作檄文曰)董卓欺天罔地,灭国弑君;秽乱宫禁,残害生灵。

元末明初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五

2、乃欲以一二奸人之言,欺天罔地,成其私意,今日之败,必至之理也。

宋王明清《挥麈三录》卷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