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:佛教最恭敬的礼节,指两手至肘、两膝和额头着地。
比喻:比喻心悦诚服;佩服到了极点。
古义:原为古代印度表示虔敬的行礼方式,佛教沿用。
闻我名字,五体投地,稽首作礼。
佚名《无量寿经》卷上
1、倘一昌言于朝,弟当五体投地,延企何如!
明卢象昇《(明)卢象昇疏牍·-二·与少司成吴葵庵书八首(其二)》
2、(张亨甫)生平目空四海,于前人亦多不满……独极口佩服山左高密单明经诗……称其十古七律为二绝,堪奉为已师法,而叹世人无能知之者。其倾倒不啻五体投地。
清朱庭珍《筱园诗话》二
3、今以此国群臣民庶,山川珍重,一切归属,五体投地,归诚大王。
唐姚察、姚思廉《梁书·中天竺国传》
4、那仲笑岩早振臂直前地抢过来说道:“你算了罢,这还闹什么老前辈呢!碰见这个样儿的手还不值得爬下磕个头拜老师吗?”说着,他早五体投地地拜下去。
近代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九回
5、见秀笑着说:“这几年来我常说自成的智谋出众,如今看他智取张家寨所想的妙计,叫我实在不能不五体投地。”
现代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二五章
6、王珣当下自知惭愧,急便五体投地。
明天然痴叟《石点头》卷三
7、申子平听得五体投地佩服。再要问时,听窗外晨鸡已经喔喔的啼了。
近代刘鹗《老残游记》一一回
8、有头脑有才学的女人是天生了教愚笨的男人向她颠倒的,因为他自己没有才学,他把才学看得神秘,了不得,五体投地的爱慕,好比没有钱的穷小子对富翁的崇拜。
现代钱锺书《围城》三
9、同征友万柘坡 光泰,精于五七古。程鱼门读之,五体投地。
清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一
10、因为他是天才而且革命家,许多女性都渴仰到五体投地。
现代鲁迅《而已集·新时代的放债法》
11、大郎五体投地,泣述所来。
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胡四娘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