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敌忾同仇”详细解释

敌忾同仇 【dí kài tóng chóu】朗读

褒贬褒义 结构联合 组合abcd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全体一致痛恨敌人。

敌忾:抵抗所愤恨的敌人。
同仇:共同仇恨。

# 例句

1、面对外敌的入侵,全国人民敌忾同仇,共同抵抗,展现了空前的团结和勇气。
2、在国家遭受自然灾害的艰难时刻,全国人民敌忾同仇,纷纷伸出援手,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。
3、敌人的阴谋被揭穿后,全国人民敌忾同仇,一致声讨,最终将敌人绳之以法。

# 成语故事

当时,伍子胥为报杀父之仇,率吴国的军队攻破楚国的都城后,掘开楚平王的墓,刨出尸首,用钢鞭把楚平王的尸首打得稀烂,这就是“伍员鞭尸”的典故。伍子胥还不解恨,又要找楚平王的儿子楚昭王讨还血债。   伍子胥有个好友叫申包胥,他给伍子胥捎信说:“物极必反,你适可而止吧!”伍子胥不听,回信说,为报杀父之仇,就顾不得楚国了。申包胥长叹说:“子胥要灭楚,我岂能坐视不救!”   申包胥知道楚平王夫人是秦哀公的女儿,秦、楚两国有甥舅之亲,所以决定到秦国求救。   申包胥到秦国后,对秦哀公说:“吴若灭楚,便会进一步攻秦,请赶快派兵解救楚国。”秦哀公任凭申包胥怎么说,就是不表态。   秦哀公让申包胥先住下再慢慢计议。谁知这申包胥就站在宫廷之中,日夜号哭,他不脱衣,不睡觉,不吃不喝,哭了七天七夜。   秦哀公大为感动,就亲自前去安慰申包胥,并唱道:“岂曰无衣?与子同袍。王于兴师,修我长矛,与子同仇。……”   申包胥知道这是当时秦军中的流行歌曲,是一首从军歌,其歌词大意是说:有衣同穿,有仇同报,整修武器,准备打仗。他知道秦哀公唱这首歌的意思是同意发兵,便三叩九拜,恢复了饮食。   申包胥终于请得秦兵,挽救了楚国。自从申包胥号哭秦廷后,“与子同仇”便被当时的人们称道。后人用“同仇敌忾”表达共同一致对敌斗争的决心。

# 近义词

同仇敌忾
同仇敌慨

# 反义词

同室操戈
自相残杀
煮豆燃萁
自相残害

# 同义异形

同仇敌忾

# 出处

修我戈矛,与子同仇。 诸侯敌王所忾,而献其功。

先秦 春秋佚名 左丘明《诗经·秦风·无衣》 《左传·文公四年》

# 引证

1、如蒙皇上乾纲立断,速谕停工,天下臣民,知皇上有卧薪尝胆之思,必共振敌忾同仇之气。

近代赵尔巽等《清史稿·李宗羲传》

2、十年抗战,共赋《无衣》,敌忾同仇,卒致胜利,而今却成为追忆了。

现代郭沫若《南京印象》十四

3、原望中外臣庶敌忾同仇,除边患而壮国威,在此举也。

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