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步成章 【qī bù chéng zhāng】
褒贬褒义
结构偏正
组合abcd
# 基本释义
基本:七步内就能完成一篇文章。形容有才气、文思敏捷。
七:数名。
步:行走。
成:做好,做完。
章:歌曲诗文的段落。
# 成语故事
三国时期,曹操与卞氏所生的四个儿子各有所长:曹丕擅长谋略,曹彰勇猛善战,曹植文采斐然,曹熊骁勇。曹操去世后,曹丕继位,他担心受到兄弟们的威胁,就以兄弟未参加父丧为由,削了曹彰的兵权,逼迫曹熊自刎谢罪,还想把曹植也置于死地。卞太后得知此事,为了阻止兄弟间的争斗,便向曹丕恳切求情。曹丕孝顺,答应了母亲的请求,但他还是决定给曹植一个教训。他将曹植召至大殿,要求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以兄弟为题,且不出现“兄弟”二字的诗,否则将不饶他性命。曹植略思,便步履稳健地走出七步,朗诵道:“煮豆燃豆萁,豆在釜中泣;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”曹丕听后,感到自己对待兄弟过于狠心,心生愧疚,于是赦免了曹植的死罪,贬其为安乡侯,终生禁止其进京。人们对曹植七步成诗的才华赞叹不已,常以“七步成章”、“七步之才”、“七步成诗”来赞美那些才思敏捷的人。
# 出处
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,不成者行大法。应声便为诗曰:“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为汁;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;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?”帝深有惭色。
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
# 引证
1、单表风流鬼生的资性聪明,人才潇洒,也吟的诗,也作的赋,虽然不能七步成章,绝未至挠腮抓耳。
清烟霞散人《钟馗斩鬼传》七
2、曹植七步成章,时号绣虎。
宋叶廷珪《海录碎事·圣贤人事部下》
3、就中国教才尤敏,七步成章思无窘。
明罗钦顺《梧冈三瑞图为曾主善姑夫题》诗
4、休道是七步成章。
明高明《琵琶记·杏园春宴》
5、丕又曰:“七步成章,吾犹以为迟。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?”
元末明初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十九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