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:七步成诗的才能。指敏捷的文才。
古义:原指曹丕对兄弟曹植相逼,限七步成诗。
今义:后用以形容才思敏捷。
文帝(曹丕)尝令东阿王(丕弟曹植)七步中作诗,不成者行大法,应声便为诗曰:“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为汁;萁在釜下燃,豆在釜中泣;本自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!”帝深有惭色。
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
1、别人都说郭大有七步之才。你没有旧作,吟一首新诗也好嘛!
现代唐浩明《曾国藩》第一部第七章
2、收下笔便就,不立稿草,文将千言,所改无几。时黄门郎贾思同侍立,深奇之,帝曰:“虽七步之才,无以过此。”
唐李百药《北齐书·魏收传》
3、闻得老丈诗学有七步之才,想来素日篇什必多,特来求教。
清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八六回
4、盖素无七步之才,今老迈岂复事笔研耶?
宋周必大《曾无疑书》
5、这罗江东生将出来,学贯天人,才兼文武,聪明颖悟,出口成章,有曹子建七步之才,李太白百篇之赋。
明周楫《西湖二集》卷一五
6、白衣女子道:“素闻才女有七步之才,果能文不起草,走笔立就,那才算得名下无虚哩。”
清李汝珍《镜花缘》八八回
7、此视吾国七步之才,至性之作,相去远矣。
近代苏曼殊《与高天梅论文学书》